列表是打了激素的数组,数组只能存储同种类型的数据,而列表像一个仓库,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
l = [] l = [1] l = [1,(1,2),"hello",[1,2]]直接根据索引进行修改 l[0]=”value” l[0][1]=”value”
小易喜欢的单词具有以下特性: 1.单词每个字母都是大写字母 2.单词没有连续相等的字母 3.单词没有形如“xyxy”(这里的x,y指的都是字母,并且可以相同)这样的子序列,子序列可能不连续。 例如: 小易不喜欢”ABBA”,因为这里有两个连续的’B’ 小易不喜欢”THETXH”,因为这里包含子序列”THTH” 小易不喜欢”ABACADA”,因为这里包含子序列”AAAA” 小易喜欢”A”,”ABA”和”ABCBA”这些单词 给你一个单词,你要回答小易是否会喜欢这个单词。
输入描述: 输入为一个字符串,都由大写字母组成,长度小于100
输出描述: 如果小易喜欢输出”Likes”,不喜欢输出”Dislikes”
示例1 :
输入 AAA 输出 Dislikes def con1(s): return s.isupper() def con2(s): for i in range(len(s)-1 ): if s[i] == s[i+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s=raw_input(">>") if con1(s ) and con2(s ) : print "Likes" else: print "Dislikes
给定一个正整数,编写程序计算有多少对质数的和等于输入的这个正整数,并输出结果。输入值小于1000。 如,输入为10, 程序应该输出结果为2。(共有两对质数的和为10,分别为(5,5),(3,7))
输入描述: 输入包括一个整数n,(3 ≤ n < 1000)
输出描述: 输出对数
示例1 :
输入: 10 输出: 2 def isprime(num): if num == 1: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2,num): if num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num = input(">>") L = [] for i in range(2,num): if isprime(i): L.append(i) count = 0 for i in range(0,len(L) ): for j in range(i,len(L) ): if L[i] + L[j] == num: print L[i],L[j] count += 1 print count题目描述: 输入两个字符串,从第一字符串中删除第二个字符串中所有的字符。例如,输入”They are students.”和”aeiou”,则删除之后的第一个字符串变成”Thy r stdnts.”
输入描述: 每个测试输入包含2个字符串
输出描述: 输出删除后的字符串
示例1:
输入 They are students. aeiou 输出 Thy r stdnts.18位身份证的编码规则是: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码 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级市(自治州)的代码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自治县、县级市)的代码; 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用户在输入身份证的过程中经常会输入错误,为了方便用户正确输入需要在输入过程中对用户的输入按照 6+8+4 的格式进行分组,实现一个方法接收输入过程中的身份证号,返回分组后的字符
输入描述: 输入数据有多行,每一行是一个输入过程中的身份证号
输出描述: 分组后的字符串
示例1
输入: 5021 502104 198803 5021041988033084 502104198803308324 输出: 5021 502104 198803 502104 19880330 84 502104 19880330 8324 s=raw_input() l=len(s) if l<=6: print s elif 6<l<=14: print s[:6],s[6:] elif 14<l<=18: print s[:6],s[6:14],s[14:] else: print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