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使用这种try结构时,代码报错退出就无法继续执行。有的代码出错就应该退出,有的出错尚可以补救,就不应该退出。对于这种出错不应该退出的就需要使用这种结构,在catch中进行补救。
1 二:使用 try catch 的规则a.尽量不要将try…catch写在循环中
b.如果能捕获多个异常,那么先捕获小异常,在捕获大异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try { // ....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e) { //小异常 //处理1 } catch (Exception e) { //中异常 //处理2 } catch (Throwable t) { //大异常 //处理3 }c.try{ .....}代码块里面的代码尽量的少,避免出现大段大段的代码
d.catch( ) 尽量避免使用万能代码捕获所有的异常,比如
try { //代码 } catch (Throwable t) { //这样写就捕获了所有异常,不便于区分处理 //Throwable 是错误和异常的父类 }e.适当配合finally代码块
finally可以没有,有的话只能有一个。无论有没有发生异常,它总会在这个异常处理结构的最后运行。finally总是要执行,这以可以在异常处理最后做一些清理工作。如关闭IO流等
1 2 3 4 5 6 7 8 try { //IO流代码 } catch (IOException e) { } finally { ioinput.close(); //流的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