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lieye副总裁交流纪要

xiaoxiao2021-02-28  69

2017.05.02 有幸在以色列和Mobileye副总裁交流,纪要如下: (一)ADAS的三大关键因素 (1)传感器:随着ADAS和后视环视系统的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将成为准确捕捉不同场景,以及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因素。 (2)地图:公司研发了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地图,与现实中的普通电子地图进行叠加,将成功提醒可能发生的状况,防范于未然。 (3)交通规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交通规则,制定统一可行的行车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对于智能驾驶终极应用场景的展望 智能驾驶如果大规模应用,消费者对于不同车企生产的车型识别度会降低,公司认为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汽车厂成为代工厂的现象,也有可能很多一线车企形成生产联盟,目前还是无法做出明确的方向性判断。 (三)主动超车是一项更复杂的技术吗?动力控制是不说必须要预装系统才能做得到? 主动超车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对于公司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动力控制必须要预装系统才能完成。主动超车的难点主要是在于对周遭环境的及时、准确探测及反应,而非对发动机的控制。 (四)电动汽车与燃油车应用的不同 总体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燃油车,但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快,公司认为电动汽车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带宽并不构成限制因素。 (五)下游客户分为乘用车和大巴车,主要区别? 公司给客车和货车提供的是产品,应用比较简单,可以批量应用,也是现在的销售主力,但市场空间有限。乘用车是未来最大的市场应用,公司提供的是系统解决方案,需要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开始和车企合作,工作量也要大很多。 (六)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公司认为智能驾驶是由很多阶段构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第二天就实现批量应用,当前仍处于驾驶辅助阶段。目前公司已经在以色列有10多辆汽车实现了自动驾驶,不同国家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差异很大,2018年全球将实现部分区域推广样车,日本目前智能驾驶应用比例最高,达到了70%以上,2022年美国实现批量应用,2025年中国实现批量应用,欧洲走的也很靠前,但东南亚等发展中地区进展相对很缓慢。如果看全球大规模铺开应用,应该会在20年后。 (七)与中国的合作 公司现在已经和宇通客车、中通客车、比亚迪、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和供货关系,宇通客车已经从公司采购2万套产品应用于自己的新能源客车上。中国是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公司非常重视。 (八)Mobileye的特殊优势 在Mobileye之前,大多数商家企图通过雷达或者多目摄像头,红外线摄像头等技术来增强设备检测物体的能力,但这意味着成本很高,因此只在高端车型上配置。Mobileye通过对算法的研究,运用单摄像头就可以实现ADAS主要功能,成本大大降低。 (九)与特斯拉的合作终止原因 特斯拉之前应用公司的系统,中间出过一次事故。公司认为自己的产品应该定位于辅助驾驶,而特斯拉宣称是完全的自动驾驶,出事故之后声称责任由公司承担,有损公司的名誉,因此合作终止。 (十)被英特尔收购的看法 公司之前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如果靠自己成长速度会比较慢,英特尔的收购将带来公司飞跃式发展。英特尔在智能驾驶领域几乎是空白,收购公司也将弥补公司在这个领域的缺失。不过,此次收购应该和芯片生产合作没什么关系。 公司简介以及重大事项: 1.简介 Mobileye 是由 AmnonShashua 教授和 ZivAviram 先生于 1999 年创立,总部位于以色列。Mobileye是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全球先行者,主要致力于汽车工业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芯片技术的研究。 Mobileye是一家Tier2汽车供应商,与多家Tier1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也有众多OEM合作伙伴,截止到2016年末已为27家OEM提供相关产品。 公司在单目视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的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提供芯片搭载系统和计算机视觉算法运行 DAS 客户端功能,例如车道偏离警告 (LDW)、基于雷达视觉融合的车辆探测、前部碰撞警告 (FCW)、车距监测 (HMW)、行人探测、智能前灯控制 (IHC)、交通标志识别 (TSR)、仅视觉自适应巡航控制 (ACC) 等。 Mobileye 的关键技术突破在于其所有应用只使用一个摄像机且将多个应用捆绑起来,在一个基于 EyeQ™ 和 EyeQ2™ 处理器的摄像机上同时运行。因此,Mobileye 在通过单一硬件平台提供多功能系统以及执行之前只能由不同传感器阵列完成的任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Mobileye 的获奖产品EyeQ™ 和 EyeQ2™ 视觉处理器是一项重大突破,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以及多应用整合于一个平台上等特点。它们可提供面向所有细分市场的高端功能组合。 Mobileye 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系列包含 OEM 产品中已经提供的功能以及未来 OEM 将推出的全新客户端功能。Mobileye C2 系列作为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配件安全解决方案在全球销售。 作为公认的全球先行者,Mobileye 已被多家全球汽车公司应用在其生产的车辆中,包括宝马、通用、沃尔沃、现代、雷诺卡车等。到目前为止,以下多款车型中采用并推出了 Mobileye 技术:宝马 5 系、6 系、7 系,沃尔沃 S80、S60、XC70、XC60 和 V70 以及通用汽车的别克 Lucerne、凯迪拉克 DTS 和 STS。 Mobileye 目前拥有多个 Tier1 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奥托立夫、德尔福、大陆/西门子威迪欧、麦格纳电子系统公司、德国科世达集团、美国天合汽车集团、万都公司和三立产业株式会社。Mobileye 的 Tier1 合作伙伴都有其独有技术和商业优势,因此 Mobileye 与大多数合作伙伴的生产合作项目都取得了成功。 2.发展历程 1999年:AmnonShashua 教授和 ZivAviram创立Mobileye,推出第一代 Live Demonstration System(LDS)(一套以视觉识别、雷达、激光扫描为基础的运动侦测算法)。 2002:突破传统单目镜侦测,进行多目镜、环视应用开发。 2004: 推出第一代 EyeQ 芯片,主要功能有 FCW(Front Collision Warning,前方碰撞预警)、LDW(Lane Departure Warning,车道偏离警示)、IHC(Intelligent High-beam Control,智能照明检测)。 2006 : 设立汽车零部件部门。拓展行人侦测技术。与加拿大汽车供应商 Magna Electronics 达成合作,正式进军 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市场。 2007:获投行 Goldman Sachs 投资1.3亿美元。升级LDW、智能刹车技术,用于 BMW、Volve、General Motors 的车型。成为世界第一个使用单一处理器进行道路侦测的汽车技术提供者。 2008: 推出 EyeQ2 芯片。与德国马牌 Continental 共同升级 LDW,成为第一家有智能前灯控制、信号灯识别等综合功能的 LDW 供应商。 2010: 获 Goldman Sachs、Leumi Partners、MenoraMivtachim Holdings 投行3.7亿美元投资。推出 C2-270 碰撞预警系统,成为世界第一 FCW 供应商。 2012:EyeQ 系列芯片产量突破百万。 2013:包揽九成自动刹车技术市场份额,年营收超过8千万美元,净收入约2千万美元,奠定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地位。 2014: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约10亿美元,市值53亿美元,创以色列公司在美国IPO最高纪录。 2015:EyeQ 系列芯片产量突破千万。BMW、福特、本田、Volvo、马自达等25家汽车厂商使用 Mobileye 技术。公司年利润增长68%。 2016:推出 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道路体验管理数据生成技术),主打 EyeQ3 芯片+深度学习算法,从辅助驾驶系统领域迈向自动驾驶。超过300种车型、1500万车辆载有 Mobileye 技术。MIT Technology Review 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第6位。 2017: Intel 以150亿美金收购 Mobileye,创下以色列历史上最高价。 3.后装市场主要产品 Mobileye产品包含3个系列:ME C2系列(Mobileye C2-270,Mobileye C2-200),ME 5系列(Mobileye 560、Mobileye 550)和Mobileye SafetyShield。 MobileyeC2-270 Mobileye C2-270是一套预防和减少追尾碰撞的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安装在车辆内部前挡风玻璃上的智能摄像机(主机)、EyeWatch显示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这个智能摄像机来拍摄前方一定范围内的路况,并依靠数据库中保存的各个物体的标志性特征和轮廓,从照片中识别前方的车道线、车辆等;进而依靠一套独立的核心算法,计算出前方与本车即将碰撞的时距(时间和距离),一旦达到设定的危险时距,系统就会发出一串刺耳的报警声,以此来提醒驾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主要功能包括:前部碰撞警告(FCW)、行人碰撞警告(PCW)、车道偏离警告(LDW)、车距监测与警告(HMW)和智能远光灯控制(IHC)。 Mobileye 560 Mobileye-560是一种能够在某些潜在危险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警报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系统由一个智能摄像机(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上)、一个用蓝牙连接手机端的APP程序“Mobileye智能手机应用”、和一个外部的EyeWatch视觉警告系统。工作原理:当系统被安装到一辆汽车上之后,首先会通过接线与车辆的CAN总线连接。这个连接主要是让系统从CAN线中读取车辆车速,车辆灯光的控制信息,并达成对车辆灯光的主动控制。其次,当搭载这套ME系统的车辆行进时,系统的智能摄像机会以12帧/秒的拍摄速率,拍摄车辆前方的路况照片;并依靠数据库中保存的各个物体的标志性特征和轮廓,从照片中识别前方的车道、车辆、摩托车、限速标志、自行车、行人和路灯等多类物体;进而依靠独立的三角坐标算法,计算出该物体与本车的距离和接近速率。 主要功能包括:前部碰撞警告(FCW)、城市前部碰撞警告(UFCW)、行人碰撞警告(PCW)、车道偏离警告(LDW)、车距监测与警告(HMW)和智能远光灯控制(IHC)。 Mobileye SafetyShield 这套系统是为大型车辆,如拖挂车、巴士、卡车等提供驾驶员主动安全预警的系统,其核心功能和Mobileye 5系列,C2系列的产品相差无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差别就是:Mobileye Safety Shield这款产品配备了多达三个摄像头用来监控车辆的前方和左右方的驾驶员视角死区。相比之下,前两个系列的产品均只能提供一个摄像头。 4. 前装市场主要产品 Mobileye公司的前装产品是SoC的芯片EYEQ系列及加载其上的软件,芯片EyeQ系列由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供应。到2016年底,Mobileye的前装方案应用于20家OEM车厂的237个型号的汽车,已经与之达成协议的汽车制造商有宝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等等。 David Oberman透露,目前在售的前装产品主要是EYEQ3, 预计2018年下一代产品EYEQ4将投入量产。在中国Mobileye目前主要也是拓展开发汽车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 EyeQ3:EyeQ3使用了四个多线程MIPS32内核和四个矢量微码处理器(VMP)内核,在一个专门为处理视频设计的架构内工作。同样,也可以处理多部摄像头传来的图像信息。特斯拉在2015年10月23日正式发布的7.0固件正是依托于Mobileye公司EyeQ3芯片技术。其最重要的更新是拥有了Aut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它能够让车辆自动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并根据前后车距调整车速,激活转向灯后可实现自动变换车道,另外,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完全刹停。 EyeQ4:Mobileye发布第四代ADAS视觉处理器EyeQ4,相关产品将从2018年开始应用在新下线车型中。EyeQ4芯片使用了4颗核心处理器、6颗VMP芯片(EyeQ2和EyeQ3均有搭载)、2颗MPC核心和2颗PMA核心,每秒浮点运算可达2.5万亿次,而功耗只有3瓦。通过一系列的算法,EyeQ4可以同时处理8部摄像头(最高36fps)产生的图像数据,符合ISO-26262国际标准、欧洲NCAP和美国NHSTA的法规要求。 EyeQ5:作为2020年实现全自动驾驶(FAD)汽车的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传感器融合程序。为了实现功耗和性能目标,EyeQ5将会采用10纳米节点或以下FinFET技术设计,具备多线程8核CPU,外加创新一代18核Mobileye视觉处理器。所有这些技术提升将使其性能相比当下的第四代EyeQ4提升8倍。EyeQ5的功耗低于5W,每秒可实现超过12万亿次的运算和被动散热。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可提供EyeQ5的工程样品。 5. Intel收购Mobileye 2017年3月13日,英特尔确认收购Mobileye。英特尔一子公司将以每股63.54美元的现金收购Mobileye全部已发行流通股。基于该交易,Mobileye的股本价值为153亿美元,企业价值为147亿美元。2016年7月,英特尔与宝马、Mobileye合作,进入智能驾驶领域,三方合作时间不到一年,英特尔就选择了收购Mobileye。 据Mobileye全球销售总监David Oberman所说,英特尔的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动驾驶事业部,简称ADG)将并入Mobileye里面,以两家公司所有跟自动驾驶相关的业务,都是由Mobileye来具体负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68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