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部类(Inner class)

xiaoxiao2021-02-28  83

一、内部类

1、什么是内部类? 内部类( Inner Class )就是定义在另外一个类里面的类, 与之对应,包含内部类的类被称为外部类,内部类可以使用private和protected来修饰,而外部类只能用public和缺省的包访问权限。

2、为什么要定义内部类?(即内部类的作用) 1)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可以把内部类隐藏在外部类之内,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访问该类 2)内部类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数据,包括私有的数据(这是因为内部类持有外部类对象的引用,该引用的格式为 : 外部类类名.this)。外部类要想访问内部类,必须建立内部类对象 3) 内部类所实现的功能使用外部类同样可以实现,只是有时使用内部类更方便

3、内部类都有哪些类型? 1) 成员内部类 2) 静态内部类 3) 方法内部类 4) 匿名内部类(暂时先不了解)

4、看个简单的例子先了解下内部类到底是什么鬼

public class Outer{ //定义一个内部类 Inner,并添加方法 show()。 //注意 : 内部类所处位置为外部类Outer定义成员变量的位置. Inner 也称为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Inner{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Inner Clas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外部类对象 Outer hello = new Outer(); // 创建内部类对象 Inner inner = hello .new Inner(); //访问内部类的show()方法 inner.show(); // Outer.Inner inner = new OUter().new Inner(); 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的 } }

输出结果:

my name is Inner Class

二、成员内部类 先看个例子,结合例子说明下什么是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er { //定义一个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a = 9; //定义一个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Inner{ int b = 2;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a = "+a); System.out.println("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变量b = "+b); } } // 定义一个普通的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外部类如果想访问内部类的方法和成员,必须通过创建内部类对象,由内部类对象来直接访问 Inner i = this.new Inner(); //访问内部类的方法 i.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 = new Outer(); Inner i = o.new Inner(); i.test(); } }

输出结果:

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a = 9 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变量b = 2

可以看出: (1)Inner 类定义在 Outer 类的内部,相当于 Outer 类的一个成员变量的位置,Inner 类可以使用任意访问控制符,如 public 、 protected 、 private 等 (2)Inner 类中定义的 test() 方法可以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数据, 而不受访问控制符的影响,如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私有属性a (3)定义了成员内部类后,必须使用外部类对象来创建内部类对象,而不能直接去 new 一个内部类对象 即:内部类 对象名 = 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 ); (4)编译上面的程序后,会发现产生了两个 .class 文件。一个是Outer$Inner.calss,另外一个是Outer.class。 第二个是外部类的 .class 文件,第一个是内部类的 .class 文件, 即成员内部类的 .class 文件总是这样:外部类名$内部类名.class 5)成员内部类不允许有任何静态声明(不能定义静态成员和静态方法)

我们还需要注意两个细节: (1) 外部类是不能直接使用内部类的成员和方法。如果需要访问,可以先创建内部类对象,然后通过内部类对象去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属性和方法即可。 (2)如果外部类和内部类具有相同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内部类默认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或方法,如果在内部类中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属性或方法,可以使用 –> 外部类类名.this.成员(方法或变量)

其中: 外部类类名.this 是获取外部类当前对象的引用

三、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 静态内部类是 static 修饰的内部类 特点: 1) 静态内部类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但可以通过 new 外部类().成员 的方式访问 2 ) 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相同,可通过“类名.静态成员”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不相同,则可通过“成员名”直接调用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3) 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时,不需要外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创建 内部类 对象名= new 内部类();

继续看个例子:

public class StaticInnerClass { //定义外部类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a = 99; //定义外部类静态成员变量 static int b = 2; //定义一个静态内部类,static修饰 public static class SInner{ //声明成员变量 int b = 1; //定义方法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访问外部类的b = "+StaticInnerClass.b); System.out.println("访问内部类的b ="+b); //由外部类对象去访问外部类成员属性 System.out.println("访问外部类的a ="+new StaticInnerClass().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直接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无须通过外部类对象进行创建 SInner sinner = new SInner(); sinner.show(); // 生成一个静态内部类不需要外部成员 //静态内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生成 //StaticInnerClass.SInner inner = new StaticInnerClass.SInner(); //外部类访问内部类静态成员格式 :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内部类静态成员(方法或属性) } }

输出结果:

访问外部类的b = 2 访问内部类的b =1 访问外部类的a =99

四、方法内部类 顾名思义: 定义在方法内部的类。相当于一个方法里面的临时成员变量,作用域(访问权限)仅限于方法{}内。 注意 : 由于方法内部类不能在外部类的方法以外的地方使用,因此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访问控制符和 static 修饰符。 看下例子

public class MethodInnerClass { //定义外部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show(){ //定义一个常量 final int a = 25; //定义一个变量 final int b = 10; //定义方法内部类 class MInner{ // 内部类中的变量 int c= 2; //定义内部类的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方法外部类方法中的常量a:"+a); System.out.println("方法外部类方法中的常量b:"+b); System.out.println("访问方法内部类的变量c:"+c); } } // 创建方法内部类对象 MInner mi = new MInner(); //调用内部类方法 mi.pri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外部类对象 MethodInnerClass mouterObject = new MethodInnerClass(); //调用外部类方法 mouterObject.show(); } }

输出结果:

方法外部类方法中的常量a:25 方法外部类方法中的常量b:10 访问方法内部类的变量c:2

备注 : 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该内部类所在方法的非final 局部变量。 因为方法的局部变量位于栈上,只存在于该方法的声明周期内,当一个方法结束后,其栈结构被删除,局部变量变成历史,但是该方法结束之后,在该方法内创建的内部类对象可能还存在于堆中(例如: 对他的引用传递到其他某些代码),正因为不能保证局部变量的存活周期和方法内部类对象的一样长,所以内部类对象不能访问非静态局部变量

五、匿名内部类

1、匿名内部类其实就是内部类的简写格式 2、定义匿名内部类的前提 : 内部类 必须继承一个类或者实现接口 3、 匿名内部类的格式 :

new 父类或者接口 () { }

4、其实匿名内部类就是一个匿名子类对象,只不过这个对象会有点 “胖”

5、举一个例子

class Outer { int x = 3; /* class Inner extends TestClass { //定义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show:"+x); } } */ //定义外部类的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function() { //new Inner().show(); // 匿名内部类 new TestClass()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show:"+x); } }.show(); } } class TestClass { }

6、 匿名内部类中定义的方法最好不好超过3个,不然阅读性很差 7、 匿名内部类中不可能有已命名的构造器,因为他根本没名字。所以对于内部类而言,实例初始化的实际效果就是构造器。

. . . . 下面总结下 Java内部类 内部类分成: 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这几种内部类有下面特征 一、统一特征 (1) 内部类仍然是 一个独立的类,在编译之后内部类都会被编译成一个独立的.class文件,名字统一格式为: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class (2) 内部类是外部类的一个成员,因此内部类都是可以自由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二、关于成员内部类: (1) 成员内部类可以从外部类的非静态方法中实例化内部类对象,访问成员内部类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创建外部类对象,成员内部类不允许有任何静态声明。 (2) 成员内部类可以从外部类的非静态方法中实例化内部类对象,如果要在静态方法中(例如: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中创建内部类对象,必须先创建外部类对象。

三、关于方法内部类 (1) 方法内部类只能在定义该内部类的方法内实例化 (2) 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访问控制符和 static 修饰符 (3) 方法内部类更像一个局部变量

三、静态内部类 静态方法是没有this 引用的,在静态方法内的内部类只能方法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吗,如果非得访问,那么请创建外部类对象去访问。

demo 地址: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18505715/983688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67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