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明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定义清楚验收标准。
项目范围的完成是靠项目管理计划来衡量的。 产品范围的完成是靠需求来衡量的。
工作分解结构是对可交付成果的分解。 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成功完成项目所需得全部工作。 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包含的在项目内,哪些不包含在项目内。 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定义和控制那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在项目内。
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 如何定义/确认/控制项目范围的过程。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项目管理计划(体现渐进明细性)1、专家判断1、范围管理计划2、项目章程2、会议2、需求管理计划3、事业环境因素4、组织过程资产项目章程中的高层次需求能够帮助制定范围和需求管理计划
有助于降低项目范围蔓延的风险 定义如何完成如下过程:
制定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维护和批准WBS正式验收以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处理对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变更需求是干系人提出的,是发散的状态 记录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 生命周期各阶段间的关系对如何管理需求有很大影响 定义如何完成如下过程: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配置管理活动的要求需求优先级排序产品测量指标例如跟踪矩阵的项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定义并记录干系人的需求的过程。 需求包括发起人、客户和其他干系人的已量化并记录下来的需要和期望 需求时工作分解结构,成本/进度/质量规划的基础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范围管理计划1、访谈1、需求文件2、需求管理计划2、焦点小组2、需求跟踪矩阵3、干系人管理计划3、引导式研讨会4、项目章程4、群体创新技术5、干系人登记册5、群体决策技术6、问卷调查7、观察8、原型法9、标杆对照10、系统交叉图11、文件分析干系人登记册:姓名、角色、主要需求、立场,没有干系人的排序 干系人管理计划中:提现排序 项目章程:高层次的需求
用于生成产品需求,并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级排序 包括:
一致同意大多数原则(超过50%,投票者微奇数)相对多数原则独裁设计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 适合于:受众多样化,快速完成,地理位置分散,开展统计分析
难以说或不能说 工作跟踪 旁观式观察、体验式观察
故事版:通过一系列图像或图示展示顺序或导航路径 敏捷开发中:可将故事版分为三列:
To Do:还没做的Doing:正在做的(关注点)Done:做完的描述各种单一的需求将如何满足于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 包括:
可跟踪的业务目标和项目目标(业务需求)干系人对沟通和报告的需求(干系人需求)功能要求:非功能性要求;质量要求(解决方案需求)验收标准(项目需求)对支持和培训的需求与需求有关的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一开始概括性的需求,然后逐步细化
需求跟踪矩阵把每一个需求与业务目标或项目目标联系起来,有助于确保每一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 为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跟踪需求提供了一种方法 为了管理产品范围变更提供了框架 包括:
从需求到业务需要、机会、目的和目标从需求到项目目标从需求到项目范围/WBS中的可交付成果从需求到产品设计从需求到产品开发从需求到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脚本从高层次需求到详细需求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范围管理计划1、专家判断1、项目范围说明书(ss)2、项目章程2、产品分析2、项目文件(更新)3、需求文件3、备选方案生成4、组织过程资产4、引导式讨论会用于确定项目范围边界的文件叫做项目范围说明书 范围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项目章程(假设条件、制约因素)
价值(V)=功能(F)/成本(C)(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核心公式)
包括产品分解、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
包括头脑风暴、横向思维和备选方案分析等
详细描述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以及为提交这些可交付成果而必须开展的工作
包括: 1. 产品范围描述 2.验收标准 3.可交付成果 4.项目的除外责任 5.制约因素 6.假设条件
表明项目干系人之间就是项目范围所达成的共识
最详细描述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的文件时范围说明书
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工作分解结构组织并定义项目的总范围 WBS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叫工作包 WBS不表示逻辑关系和历时,只表示范围 WBS强调层次的分解,只表示范围,不表示逻辑和历史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范围管理计划1、分解1、范围基准2、项目范围说明书2、专家判断2、项目文件(更新)3、需求文件4、事业环境因素5、组织过程资产创建WBS时输出范围基准,定义范围时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
1、了解项目的范围层次结构 2、进行挣值分析的基础 3、明确责任人
工作分解结构词典(WBS词典)对工作分解结构组成部分(包括工作包和控制账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内容:账户编码标识号;工作描述;负责的组织;进度里程碑清单;相关的进度活动;所需的资源;成本估算;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技术参考文献;合同信息; WBS词典是最详细的范围描述。 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 在整个项目中有三个基准:
范围基准: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 一个项目有一个范围基准,有三分文件(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进度基准:经过批准的进度模型成本基准:按时间分段经过批准的预算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项目管理计划1、检查1、验收的可交付成果2、需求文件2、群体决策技术2、变更请求3、需求跟踪矩阵(用于监控)3、工作绩效信息4、核实的可交付成果4、项目文件(更新)5、工作绩效数据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绩效数据做比较,经过检查 ,输出工作绩效信息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确认可交付物带来商业价值,满足项目目标,满足干系人预期的使用需求。确认范围包括与客户或发起人一起审查可交付成果,确保可交付成果已圆满完成,并获得客户与发起人的正式验收。如果项目提前终止,确认范围也要做,要查明并记录完成的水平和程度。需求跟踪矩阵用于范围管理的两个监控过程,不多不少的完成。
很多同义词:审查、产品审查、审计、巡查(review,product review,audit,walkthroughs)。 确认范围和控制质量,用到了检查。控制质量是团队内部检查,确认范围是项目团队和客户一起审查。
怎样证明验收过了:签字的文件。
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1、项目管理计划1、偏差分析1、工作绩效信息2、需求文件2、变更请求3、需求跟踪矩阵3、项目管理计划(更新)4、工作绩效数据4、项目文件(更新)5、组织过程资产5、组织过程资产(更新)项目管理计划与工作绩效数据通过偏差分析形成工作绩效信息
监督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变更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范围蔓延和镀金不可取,即便能使客户满意范围蔓延是客户发起的,镀金是团队主动的变更不可避免,每个项目都必须强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