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设计一个查询一个应用下面某个订单号信息的api 假如使用传统的url设计思路
http://www.example.com/order?appKey=adsds&orderId=2434545对应要写的mapping方法为
@GetMapping("order") public Order getOrder(OrderPararm param) { .... return result; }OrderParam
@Data public class OrderParam{ private String orderId; private String appKey; }Restful的api设计
http://www.example.com/order/{app_key}/{order_id}对应要写的mapping方法为
@GetMapping("order/{appKey}/{orderId}") public Order getOrder(@PathVariable String appKey,@PathVariable String orderId) { .... return result;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restful的api接受到请求,要使用@PathVariable从url中解析出资源参数,而传统的方式只要使用一个OrderParam,将声明的参数定义在模型中即可。
虽然使用restful不能使用同一的模型接收参数,但是restful的方式还是有它的好处的。
资源参数放在url中,可以同一在拦截器做些业务逻辑。例如要针对某些用户限制api的调用频率。可以验证资源的正确性,例如验证订单号是否是属于这个应用的。Restful的url规范了资源参数只在url中,在上游业务可以而外做些业务,例如在nginx中做些业务,如果使用传统的api设计,传递的参数并没有很规范(客户端可能没有传参数,或者参数写在url后面或者使用body来传),上游业务不是很好处理虽然有点编码上的不方便(不能使用一个pojo来接收全部请求参数),但是还是建议使用RestFul的api设计。
restful的api设计,本质是对请求参数进行区分,分成资源定义参数及限制参数。将用于表示资源的参数放在url中,而用于限制查询结果的参数还是通过请求字符串的方式进行传递 例如,查询一个应用下面的某段时间的订单列表
http://www.example.com/order/{app_key}?stime=2017-01-01&etime=2017-08-06stime,etime不应该是一个url的组成路径,而应该是限制参数,这样更符合restful的设计思想。 Restful的api一般来讲就是用http请求头中的url和http method来标识一个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http请求,restful风格的请求更直观的表示请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