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于网络:
一、MFC中CString.Format的详细用法:
在MFC程序中,使用CString来处理字符串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CString既可以处理Unicode标准的字符串,也可以处理ANSI标准的字符串。CString的Format方法给我们进行字符串的转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比如常见的int、float和double这些数字类型转换为CString字符串只需一行代码就可以实现。
先看看Format用于转换的格式字符:
%c 单个字符
%d 十进制整数(int)
%ld 十进制整数(long)
%f 十进制浮点数(float)
%lf 十进制浮点数(double)
%o 八进制数
%s 字符串
%u 无符号十进制数
%x 十六进制数
1、int转换为CString:
CString str;
int number=15;
//str="15"
str.Format(_T("%d"),number);
//str=" 15"(前面有两个空格;4表示将占用4位,如果数字超过4位将输出所有数字,不会截断)
str.Format(_T("M"),number);
//str="0015"(.4表示将占用4位,如果数字超过4位将输出所有数字,不会截断)
str.Format(_T("%.4d"),number);
long转换为CString的方法与上面相似,只需要把%d改为%ld就可以了。
2、double转换为CString:
CString str;
double num=1.46;
//str="1.46"
str.Format(_T("%lf"),num);
//str="1.5"(.1表示小数点后留1位,小数点后超过1位则四舍五入)
str.Format(_T("%.1lf"),num);
//str="1.4600"
str.Format(_T("%.4f"),num);
//str=" 1.4600"(前面有1个空格)
str.Format(_T("%7.4f"),num);
float转换为CString的方法也同上面相似,将lf%改为f%就可以了。
3、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
CString str;
int num=255;
//str="377"
str.Format(_T("%o"),num);
//str="00000377"
str.Format(_T("%.8o"),num);
Format是一个很常用,却又似乎很烦的方法,以下是它的完整概貌,以供大家查询之用: 格式化字符串forma("%d",12)意思是将一个整形的格式化的字符(我认为是保持其形状不变) 1).格式说明总是以%字符开始,以下是不同类型数据的格式方式%号后的说明: d输出带符号十进制数 o输出无符号八进制数 x输出无符号十六进制数 u输出无符号数 c输出单个字符 s输出一串字符 f输出实数(6位小数) e以指数形式输出实数 g选用f与e格式中输出宽度较小的格式,不输出0 ld输入输出long型数据 lf输入输出double型数据 m数据输出宽度为m .n输出小数位数为n 一、字符串 首先看它的声明: function Format(const Format: string; const Args: array of const): string; overload; 事实上Format方法有两个种形式,另外一种是三个参数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线程安全的, 但并不多用,所以这里只对第一个介绍: function Format(const Format: string; const Args: array of const): string; overload; Format参数是一个格式字符串,用于格式化Args里面的值的。Args又是什么呢, 它是一个变体数组,即它里面可以有多个参数,而且每个参数可以不同。 如以下例子: Format("my name is %6s","wind"); 返回后就是 my name is wind 现在来看Format参数的详细情况: Format里面可以写普通的字符串,比如"my name is" 但有些格式指令字符具有特殊意义,比如"%6s" 格式指令具有以下的形式: "%" [index ":"] ["-"] [width] ["." prec] type 它是以"%"开始,而以type结束,type表示一个具体的类型。中间是用来 格式化type类型的指令字符,是可选的。 先来看看type,type可以是以下字符: d 十制数,表示一个整型值 u 和d一样是整型值,但它是无符号的,而如果它对应的值是负的,则返回时 是一个2的32次方减去这个绝对值的数 如:Format("this is %u",-2); 返回的是:this is 4294967294 f 对应浮点数 e 科学表示法,对应整型数和浮点数, 比如Format("this is %e",-2.22); 返回的是:this is -2.220000E+000 等一下再说明如果将数的精度缩小 g 这个只能对应浮点型,且它会将值中多余的数去掉 比如Format("this is %g",02.200); 返回的是:this is 2.2 n 只能对应浮点型,将值转化为号码的形式。看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Format("this is %n",4552.2176); 返回的是this is 4,552.22 注意有两点,一是只表示到小数后两位,等一下说怎么消除这种情况 二是,即使小数没有被截断,它也不会也像整数部分一样有逗号来分开的 m 钱币类型,但关于货币类型有更好的格式化方法,这里只是简单的格式化 另外它只对应于浮点值 Format("this is %m",9552.21); 返回:this is ¥9,552.21 p 对应于指针类型,返回的值是指针的地址,以十六进制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 Format("this is %p",p); Edit1的内容是:this is 0012F548 s 对应字符串类型,不用多说了吧 x 必须是一个整形值,以十六进制的形式返回 Format("this is %X",15); 返回是:this is F 类型讲述完毕,下面介绍格式化Type的指令: [index ":"] 这个要怎么表达呢,看一个例子 Format("this is %d %d",12,13); 其中第一个%d的索引是0,第二个%d是1,所以字符显示的时候 是这样 this is 12 13 而如果你这样定义: Format("this is %1:d %0:d",12,13); 那么返回的字符串就变成了 this is 13 12 现在明白了吗,[index ":"] 中的index指示Args中参数显示的 顺序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这样Format("%d %d %d %0:d %d", 1, 2, 3, 4) ; 将返回1 2 3 1 2。 如果你想返回的是1 2 3 1 4,必须这样定: Format("%d %d %d %0:d %3:d", 1, 2, 3, 4) ; 但用的时候要注意,索引不能超出Args中的个数,不然会引起异常 如Format("this is %2:d %0:d",12,13); //error 由于Args中只有12 13 两个数,所以Index只能是0或1,这里为2就错了 [width] 指定将被格式化的值占的宽度,看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Format("this is M",12); 输出是:this is 12 这个是比较容易,不过如果Width的值小于参数的长度,则没有效果。 如:Format("this is ",12); 输出是:this is 12 ["-"] 这个指定参数向左齐,和[width]合在一起最可以看到效果: Format("this is %-4d,yes",12); 输出是:this is 12 ,yes ["." prec] 指定精度,对于浮点数效果最佳: Format('this is %.2f',['1.1234]); 输出 this is 1.12 Format('this is %.7f',['1.1234]); 输了 this is 1.1234000 而对于整型数,如果prec比如整型的位数小,则没有效果 反之比整形值的位数大,则会在整型值的前面以0补之 Format('this is %.7d',[1234]); 输出是:this is 0001234] 对于字符型,刚好和整型值相反,如果prec比字符串型的长度大 则没有效果,反之比字符串型的长度小,则会截断尾部的字符 Format('this is %.2s',['1234']); 输出是 this is 12 而上面说的这个例子: Format('this is %e',[-2.22]); 返回的是:this is -2.22000000000000E+000 怎么去掉多余的0呢,这个就行啦 Format('this is %.2e',[-2.22]); 好了,第一个总算讲完了,应该对他的应用很熟悉了吧 m_result.Format("您选的城市是:/r/n %s,/r/n您选的人是:/r/n%s",city1 + city2 + city3,people); UpdateData(0);
格式小结: (1)最常用的格式是%d,含义是以10进制形式打印一个整数。 如果输出的整数是负数,则,输出的第一个字符就是‘-’号 (2)%u格式与%d格式类似,只不过要求打印无符号10进制整数。 (3)%o格式请求输出8进制整数 (4)%x和%X格式请求输出16进制整数。 %x格式中用小写字母a,b,c,d,e,f来表示10到15之间的数 %X格式中用大写字母A,B,C,D,E,F来表示10到15之间的数 共同点:8进制和16进制整数总是作为无符号数处理的。 (5)%s格式用于打印字符串,与之对应的参数应该是一个字符指针,待输出的字符始于该指针所指向的地址,直到出现一个空字符('/0') 才终止。 (6)%c格式用于打印单个字符:例如: printf("%c",c); 等价于 putchar©; (7)%g,%f和%e这三个格式用于打印浮点值。 %g格式用于打印那些不需要按列对齐的浮点数特别有用。其作用有二: 一,去掉该数尾多余的零(没有达到六位的数) 二,保留六位有效数字(多余六位的) %e格式用于打印浮点数时,一律显示地使用指数形式:例如:输出圆周率时是:3.141593e+00 两者的区别: %g格式打印出的数是总共6位有效数字 %e格式打印出小数点后的6位有效数字 %f禁止使用指数形式来表示浮点数。因此圆周率输出为:3.141593 (但注意它的精度要求:也是小数点后6位有效数字) (8)%%格式用于打印一个%字符。 (9)%E和%G只是在输出时用大写字母(E)代替了小写字母(e)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识点: *************************************** 对齐规则: (1)当指定宽度大于要输出位数时,数右对齐,左端补空格 当前缀'-'号时,想要数左对齐,右端补空格 大大的前提:只有当“指定宽度”存在时,前缀'-'才有意义。 经验:一般来说,左端对齐的形式看上去要美观整齐一点。 *************************************** 输出正负号的技巧:(记住)例如: printf("%+d %+d %+d/n",-5,0,5); 只要在中间加个“+”号就行。作用是输出符号位(即,数的正负号) 如果不希望正数的前面出现‘+’号,可用下面的方法 *************************************** 只要在中间加个“ ”号(即:空格)就行。(记住)例如: 作用:如果一个数是非负数,就在它的前面插入一个空格。 int i; for(i=-3;i<=3;i++) printf("% d/n",i); //注意%和d之间有一个空格 输出结果如下: -3 -2 -1 0 1 2 3 问题:如果‘+’和‘ ’同时出现在“中间”时,要以‘+’为准。 两个符号的共同点:用于对齐输出的数:(尤其对于小数来说) 两种格式:%+e和% e C语言中基本的输入输出函数有: putchar ():把变量中的一个字符常量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getchar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常量,此常量就是该函数的值; printf ();把键盘中的各类数据,加以格式控制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scanf ();从键盘上输入各类数据,并存放到程序变量中; puts ():把数组变量中的一个字符串常量输出到显示器屏幕上; gets ():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串常量并放到程序的数组中. sscanf(); 从一个字符串中提取各类数据。 putchar() 和 getchar() 顾名思议就是从输入流中获取一个字符和输出一个字符,比较简单,不再多讲。 例子如下: char c = getchar(); putchar©; 格式化输入输出scanf()和printf()是最有用的,所以重点讲一下。 printf(): 一般形式: printf("格式控制".输出列表); eg : printf("a=%d,b=%f,c=%c/n",a,b,c); 1;格式控制. 格式控制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也称"转换控制字符串",它包含以下两部分信息. 格式说明:由"%"和格式字符组成,如%d,%f,%c,他的作用是把输出数据转换为指定格式输出,格式的说明总是由"%"字符开始的.
普通字符:需要原样输出的字符,或者是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n,/t。 2;输出列表 就是需要输出的一些数据,也可以是表达式,如果在函数中需要输出多个变量或表达式,则要用逗号隔开. 一些特殊字符的输出: 单引号,双引号,和反斜杠的输出在前面加转义字符”/” 如:”/’” , “/”” , “//” %的输出用两个连在一起的%%,即printf(“%%”); 常用的格式说明如下: 格式字符 d 以十进制形式输出带符号整数(正数不输出符号) o 以八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不输出前缀O) x 以十六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不输出前缀OX) u 以十进制形式输出无符号整数 f 以小数形式输出单精度实数 lf以小数形式输出双精度实数 e 以指数形式输出单、双精度实数 g 以%f%e中较短的输出宽度输出单、双精度实数 c 输出单个字符 s 输出字符串 这里强调一下:网上很多文章都说f 和lf是一样的,即不管单精度,双精度浮点数,都可以用f, 但我在POJ上做过测试,输出Double时用f确实也可以 ,但读入时,用f就报WA,所以大家如果对Double进行读写的话,都用lf吧。 说到Double,再啰嗦一句,建议大家要用到浮点数时都用Double,不要用float,因为在很多情况下,float精度不够会导致WA。 特殊: 对64位整数的输入输出,在POJ上的C++环境下(即VC),64位整数是: __int64 (注意int前面是两个下划线) 输入输出格式为”%I64d”. 在G++环境下(即Dev C++) 64位整数是 long long 输入输出格式为”%lld”. 输出宽度 用十进制整数来表示输出的最少位数。 注意若实际位数多于定义的宽度,则按实际位数输出, 若实际位数少于定义的宽度则补以空格或0。 精度 精度格式符以“.”开头,后跟十进制整数。意义是:如果输出数字,则表示小数的位数;如果输出的是字符, 则表示输出字符的个数;若实际位数大于所定义的精度数,则截去超过的部分。 标志格式字符 - 结果左对齐,右边填空格 + 输出符号(正号或负号)空格输出值为正时冠以空格,为负时冠以负号 例如: double c=24212345.24232; printf(“0.4”); 表示输出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输出占20位,若有空余的位补0. scanf: scanf的很多用法都是和printf对应的,故不再赘述。 说一下scanf一个特别好用的地方,就是可以滤去一些不想要的东西。 举例说明如下: 比如输入为日期 yyyy-mm-dd,就可以这样写: int year,moth,day; scanf(“%d-%d-%d”,&year,&moth,&day); 再比如: scanf("= %*3d -",&m,&n); 输入113 118 69回车(系统将113赋予m,将69赋予n,因为*号表示跳过它相应的数据所以118不赋予任何变量) puts()用的不多,且基本都能用printf()代替,故不再多说。 gets()是从输入流中获取一行字符串放入字符数组中: char in[100]; gets(in); 大家可能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字符串的输入,所以强调一下: 能进行字符,字符串输入的有: getchar(), scanf(“%c”); scanf(“%s”), gets() 其中getchar() 和 scanf(“%c”)的功能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函数读入的是输入流中当前位置的字符, 比如: scanf(“%d”,&n); c = getchar(); 假设输入 67/ (假设“/”代表回车),则第一个scanf读入一个整数67后,当前输入流的位置是67之后,即指向回车符,所以第二个getchar()读入的就是一个回车符了,即 c = ‘/n’。 同样,gets()也是从当前位置读入一行字符串。 比如: scanf(“%d”,&n); gets(str); 此时读入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就是“/n” 了 所以通常在用scanf读入一个非字符串的类型之后,如果要读入字符,或字符数组,都用一个额外的getchar()把回车符读掉,若后面跟的不止一个回车符,可能还有多余的空格的话,就用gets()读掉。 和以上不同的是,scanf(“%s”) 读入的时候是会忽略掉空格,回车和制表符的。并且以空格,回车和制表符作为字符串结束的标志。 经常会有这样的题,输入第一行是一个整数,接下来每行的第一个是一个字符,用来表示某种操作,后面再跟一些数据,比如: 4 A 100 2 B 23 A 23 89 B 34 像这种输入就需要小心,读入字符时不要读成回车符。 为了防止意外,我一般是这样处理这类输入的: char model[2]; Scanf(“%d”,&n); for(…,…,…){ scanf(“%s”,model); if(model[0] == ‘A’){ } else{ } } sscanf(): sscanf()经常用来分解字符串,功能非常强大,但很多功能都需要正则表达式的知识,所以就介绍一下最简单的几种用法,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话,自己去网上找吧。 1. char str[100],str1[100],str2[100]; gets(str); sscanf(str,”%s%s”,str1,str2); 将读入的一整行字符串按空格,制表符或回车符分割成两个字符串。 2 取指定长度的字符串。如在下例中,取最大长度为4字节的字符串。 sscanf("123456 ", "%4s", str);
引用链接:http://blog.csdn.net/wangkaishou/article/details/5846152
二、strlen.Format(_T("字符串数量为%d"), len)
“_T()”的作用:_T是一个宏,当你的程序定义了UNICODE,从ASCII转换为UNICODE,和Text宏类似
egg:MessageBox(strlen,_T("统计结果"), MB_OK);
IF you are running your code on a Unicode operating system. You should use Unicode strings. 这条语句中,如果不加_T(),就会报错:
方法一:
方法一只针对新手,在vs2010中修改编码格式:
右键工程——》
选择“Properties”——》
选择“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再选择“General”——》
最后把“Project Default”下的“Character Set”修改为“Use Multi-Byte Character Set”(默认为“Use Unicode Character Set”)
这样对新手来说,就省了很多类型显示转换的工夫。但是这对学习windows不好,因为这样无法理解windows编程的特性、字符格式的原理。有精力还是不要用方法一,多折腾下就好了,请看方法二和三,会学到很多东西的。学习编程都是这样,不要贪图闲逸,一定要不畏苦难,遇到困难要想方设法搞懂: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
2.出现这种错误的解决方法?
3.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4.联想自己遇到过的类似问题,比较、思考、总结。
相信你这样子会走得更远。
方法二:
方法二要引入 #include<tchar.h>,才能使用TEXT等进行转换
LPCWSTR str1 = TEXT("Hello");LPCWSTR str2 = L"Hello";LPCWSTR str3 = _T("Hello");
方法三:
这种是针对使用变量来存储字符串的解决方法。
const char* ch = "Hello"; WCHAR wCh[6];MultiByteToWideChar( 0,0, ch, 5, wCh, 6); // MultiByteToWideChar函数用法请看MSDNLPCWSTR str4 = wCh;MultiByteToWideChar和WideCharToMultiByte用法详解 //======================================================================== //TITLE: // MultiByteToWideChar和WideCharToMultiByte用法详解 //AUTHOR: // norains //DATE: // 第一版:Monday 25-December -2006 // 增补版:Wednesday 27-December -2006 // 修订版:Wednesday 14-March-2007 (修正之前的错误例子) //Environment: // EVC4.0 + Standard SDK //======================================================================== 1.使用方法详解 在本文开始之处,先简要地说一下何为短字符和宽字符. 所谓的短字符,就是用8bit来表示的字符,典型的应用是ASCII码.而宽字符,顾名思义,就是用16bit表示的字符,典型的有UNICODE.关于windows下的ASCII和UNICODE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这两本经典著作:《windows 程序设计》,《windows 核心编程》.这两本书关于这两种字符都有比较详细的解说. 宽字符转换为多个短字符是一个难点,不过我们只要掌握到其中的要领,便可如鱼得水. 好吧,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这个是我们需要转化的多字节字符串: char sText[20] = {"多字节字符串!OK!"}; 我们需要知道转化后的宽字符需要多少个数组空间.虽然在这个里程里面,我们可以直接定义一个20*2宽字符的数组,并且事实上将运行得非常轻松愉快.但假如多字节字符串更多,达到上千个乃至上万个,我们将会发现其中浪费的内存将会越来越多.所以以多字节字符的个数的两倍作为宽字符数组下标的声明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所幸,我们能够确知所需要的数组空间. 我们只需要将MultiByteToWideChar()的第四个形参设为-1,即可返回所需的短字符数组空间的个数: DWORD dwNum = MultiByteToWideChar (CP_ACP, 0, sText, -1, NULL, 0);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分配响应的数组空间: wchar_t *pwText; pwText = new wchar_t[dwNum]; if(!pwText) { delete []pwText; } 接着,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转换了.在这里以转换成ASCII码做为例子: MultiByteToWideChar (CP_ACP, 0, psText, -1, sText, dwSize); 最后,使用完毕当然要记得释放占用的内存: delete []psText; 同理,宽字符转为多字节字符的代码如下: wchar_t wText[20] = {L"宽字符转换实例!OK!"}; DWORD dwNum = WideCharToMultiByte(CP_OEMCP,NULL,lpcwszStr,-1,NULL,0,NULL,FALSE); char *psText; psText = new char[dwNum]; if(!psText) { delete []psText; } WideCharToMultiByte (CP_OEMCP,NULL,lpcwszStr,-1,psText,dwNum,NULL,FALSE); delete []psText; 如果之前我们已经分配好空间,并且由于字符串较短,可以不理会浪费的空间,仅仅只是想简单地将短字符和宽字符相互转换,那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呢? WIN32 API里没有符合这种要求的函数,但我们可以自己进行封装: //------------------------------------------------------------------------------------- //Description: // This function maps a character string to a wide-character (Unicode) string // //Parameters: // lpcszStr: [in] Pointer to the character string to be converted // lpwszStr: [out] Pointer to a buffer that receives the translated string. // dwSize: [in] Size of the buffer // //Return Values: // TRUE: Succeed // FALSE: Failed // //Example: // MByteToWChar(szA,szW,sizeof(szW)/sizeof(szW[0])); //--------------------------------------------------------------------------------------- BOOL MByteToWChar(LPCSTR lpcszStr, LPWSTR lpwszStr, DWORD dwSize) { // Get the required size of the buffer that receives the Unicode // string. DWORD dwMinSize; dwMinSize = MultiByteToWideChar (CP_ACP, 0, lpcszStr, -1, NULL, 0); if(dwSize < dwMinSize) { return FALSE; } // Convert headers from ASCII to Unicode. MultiByteToWideChar (CP_ACP, 0, lpcszStr, -1, lpwszStr, dwMinSize); return TRUE; } //------------------------------------------------------------------------------------- //Description: // This function maps a wide-character string to a new character string // //Parameters: // lpcwszStr: [in] Pointer to the character string to be converted // lpszStr: [out] Pointer to a buffer that receives the translated string. // dwSize: [in] Size of the buffer // //Return Values: // TRUE: Succeed // FALSE: Failed // //Example: // MByteToWChar(szW,szA,sizeof(szA)/sizeof(szA[0])); //--------------------------------------------------------------------------------------- BOOL WCharToMByte(LPCWSTR lpcwszStr, LPSTR lpszStr, DWORD dwSize) { DWORD dwMinSize; dwMinSize = WideCharToMultiByte(CP_OEMCP,NULL,lpcwszStr,-1,NULL,0,NULL,FALSE); if(dwSize < dwMinSize) { return FALSE; } WideCharToMultiByte(CP_OEMCP,NULL,lpcwszStr,-1,lpszStr,dwSize,NULL,FALSE); return TRUE; }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示例如下: wchar_t wText[10] = {L"函数示例"}; char sText[20]= {0}; WCharToMByte(wText,sText,sizeof(sText)/sizeof(sText[0])); MByteToWChar(sText,wText,sizeof(wText)/sizeof(wText[0])); 这两个函数的缺点在于无法动态分配内存,在转换很长的字符串时可能会浪费较多内存空间;优点是,在不考虑浪费空间的情况下转换较短字符串非常方便. 2.MultiByteToWideChar()函数乱码的问题 有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在标准的WinCE4.2或WinCE5.0 SDK模拟器下,这个函数都无法正常工作,其转换之后的字符全是乱码.及时更改MultiByteToWideChar()参数也依然如此. 不过这个不是代码问题,其结症在于所定制的操作系统.如果我们定制的操作系统默认语言不是中文,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标准的SDK默认语言为英文,所以肯定会出现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在简单地更改控制面板的"区域选项"的"默认语言",而是要在系统定制的时候,选择默认语言为"中文". 系统定制时选择默认语言的位置于: Platform -> Setting... -> locale -> default language ,选择"中文",然后编译即可.
三、CString 用法大全
①、CString 类对象的初始化:
CString str;
CString str1(_T("abc"));
CString str2 = _T("defg");
TCHAR szBuf[] = _T("kkk");
CString str3(szBuf);
CString str4 = szBuf;
TCHAR *p = _T("1k2");
//TCHAR * 转换为 CString
CString str5(p);
CString str6 = p;
CString str7(str1);
CString str8 = str7;
②、字符串基本操作:
● 长度:GetLength();
CString str(_T("abc"));
int len = str.GetLength(); //len == 3
● 是否为空,即不含字符:IsEmpty();
● 清空字符串:Empty();
CString str(_T("abc"));
BOOL mEmpty = str.IsEmpty(); //mEmpty == FALSE
str.Empty();
mEmpty = str.IsEmpty(); //mEmpty == TRUE
● 转换大小写:MakeUpper、MakeLower
● 转换顺序:MakeReverse
CString str(_T("Abc"));
str.MakeUpper(); //str == ABC
str.MakeLower(); //str == abc
str.MakeReverse(); //str == cba
● 字符串的连接:+、+=
CString str(_T("abc"));
str = _T("de") + str + _T("kp"); //str == deabckp
str += _T("123"); //str == deabckp123
TCHAR szBuf[] = _T("789");
str += szBuf; //str == deabckp123789
● 字符串的比较:==、!=、(<、>、<=、>= 不常用)、Compare(区分大小写)、CompareNoCase(不区分大小写)
CString str1(_T("abc"));
CString str2 = _T("aBc");
if (str1 == str2){
MessageBox(_T("str1 等于 str2"));
}else{
MessageBox(_T("str1 不等于 str2"));
}
③、字符串的查找:
Find、ReverseFind、FindOneOf 三个函数可以实现字符串的查找操作
Find 从指定位置开始查找指定的字符或者字符串,返回其位置,找不到返回 -1;
举例:
CString str(_T("abcdefg"));
int idx = str.Find(_T("cde"), 0); //idx 的值为2;
ReverseFind 从字符串末尾开始查找指定的字符,返回其位置,找不到返回 -1,虽然是从后向前查找,但是位置为从开始算起;
CString str(_T("abcdefg"));
int idx = str.ReverseFind('e'); //idx 的值为4;
FindOneOf 查找参数中给定字符串中的任意字符,返回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找不到返回 -1;
CString str(_T("abcabcd"));
int idx = str.FindOneOf(_T("cbd")); //idx 的值为1;
④、字符串的替换与删除:
Replace 替换 CString 对象中的指定的字符或者字符串,返回替换的个数,无匹配字符返回 0;
CString str(_T("abcdabc"));
int num = str.Replace('b', 'k'); //str == akcdakc, num == 2
CString str(_T("abcdabc"));
int num = str.Replace(_T("bc"), _T("kw")); //str == akwdakw, num == 2
Remove 删除 CString 对象中的指定字符,返回删除字符的个数,有多个时都会删除;
CString str(_T("abcdabcb"));
int num = str.Remove('b'); //str == acdac, num == 3
Delete 删除 CString 对象中的指定位置的字符,返回处理后的字符串长度;
CString str(_T("abcd"));
int num = str.Delete(1, 3); //str == a, num == 1
⑤、字符串的提取:
Left、Mid、Right 三个函数分别实现从 CString 对象的 左、中、右 进行字符串的提取操作;
CString str(_T("abcd"));
CString strResult = str.Left(2); //strResult == ab
strResult = str.Mid(1); //strResult == bcd
strResult = str.Mid(0, 2); //strResult == ab
strResult = str.Right(2); //strResult == cd
⑥、单个字符的修改:
GetAt、SetAt 可以获取与修改 CString 对象中的单个 TCHAR 类型字符;
操作符也可以获取 CString 对象中的单个字符,但为只读的,不能进行修改;
CString str(_T("abcd"));
str.SetAt(0, 'k'); //str == kbck
TCHAR ch = str.GetAt(2); //ch == c
⑦、其他类型与 CString 对象类型的转换:
● 格式化字符串:Format 方法,实现从 int、long 等数值类型、TCHAR、TCHAR * 等类型向 CString 类型的转换;
int num = 6;
CString str;
str.Format(_T("%d"), num);
● CString 类型向 int 等数值类型、TCHAR * 类型的转换:
TCHAR *pszBuf = str.GetBuffer();
str.ReleaseBuffer();
TCHAR *p = (LPTSTR)(LPCTSTR)str;
CString str1(_T("123"));
int num = _ttoi(str1);
⑧、CString 对象的 Ansi 与 Unicode 转换:
大家可以直接使用上节课给大家讲解的方法,此外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从 Ansi 转换到 Unicode 的隐含方法:
//当前工程环境为Unicode
CString str;
str = "abc";
char *p = "defg";
str = p;
⑨、 CString 对象字符串所占用的字节数:
CString str = _T("abc");
错误的求法:sizeof(CString)、sizeof(str)
正确的求法:str.GetLength()*sizeof(TCHAR)
⑩、当作为 TCHAR * 类型传参时,确保申请了足够用的空间,比如使用 GetModuleFileName 函数;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