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讲单例模式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 1.日志应用:使用共享的日志文件时防止内容追加错误 2.数据库连接池:开启,关闭数据库连接的开销很大 3.线程池:一般也设计成单例模式,便于对线程管理
单例模式要满足几点: 1.只能有一个实例 2.只能自己创建实例 3.要给外界暴露一个返回提供实例的方法
单例模式可以分为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 先看看懒汉模式的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ull;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可以看到只有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它才会实例化,别人推他一把他才干活,所以叫懒汉模式。 懒汉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在并发环境下同时多次调用它,就会出现重复初始化的问题。
下面介绍另外一种,饿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可以看到他是在类加载时期就已经实例化过的,所以不会出现线程问题。由于他很主动的去实例化,仿佛一个饿汉主动寻求食物,所以叫他饿汉模式。
在某些场景下,类被实例化后暂时不被应用的话就会很浪费资源,所以需要将一些类在使用的时候再实例化,那么我们会需要线程安全的懒汉模式: 1.双重校验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null;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第一次null值判断:确保在已经实例化时不再锁定资源(假如没有这个判断的话,则每次都会被sychronized锁定资源) 第二次null值判断:假如有两个线程同时通过了第一次null值判断,其中一个锁定资源后,实例化成功,然后释放资源,这时第二个线程锁定资源,如果没有判断到当前instance已经不为null的话就会发生重复实例化的情况。
2.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ner.instance; } }只有当内部类的静态成员被调用时类才会加载,并且这个类只会被加载一次,所以可以实现线程安全的懒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