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垃圾回收机制

xiaoxiao2021-02-28  90

为什么要有GC: 对象的创建是在堆内存中分配的,内存的大小是一定的,不可能无限的消耗内存资源,所以对象必须有它的生命周期,生-死。 Java不同于c,在c中对象的创建有构造函数,对象的消亡有析构函数。而java采用的虚拟机自主回收,不再需要开发人员手动释放对象而产生的内存泄漏问题。

如何判定一个对象需要被回收 1.引用计数器:在jdk1.2之前,虚拟机采用在对象创建时,附加携带一个引用计数器。当对象被引用时计数器进行累加操作,当引用的对象被回收时,对象的计数器进行递减操作。当引用计数器为0时,该对象将被标志为回收对象。 这种情况会出现两个对象的互相引用导致俩个对象都无法被回收,产生内存泄漏问题。 2.根(Root)搜索算法:也是现在虚拟机在用的方法。从一个Root根节点(静态变量、对象等)开始进行引用树的搜索,当搜索完成时,其他不在引用树上的对象将被标志为回收对象。

-GC的几种算法:

标志-整理:先遍历内存区域,标志回收对象,然后再对存活对象进行排序,以保证内存的连续性。对回收对象进行回收。标志-清除:同样遍历内存区域,标志回收对象,直接对回收对象进行回收清除。会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复制:将内存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一片空白的内存区域,然后将原先区域中的对象回收。这种算法效率极高,但是会浪费一半的内存空间进行复制操作,当内存中的对象存活率高时,会产生很大的内存消耗。分代搜索算法:针对新生代、老生代、永久带区域进行不同算法的进行垃圾回收,也是目前最好的回收算法。

三种算法的比较:

效率:复制 > 标记-清除 > 标记-整理内存连续性:标记-整理 = 复制 > 标记-清除

内存的利用率:标记-整理 = 标记-清除 > 复制

所有的GC操作都是虚拟机自主控制的,程序中只能提醒虚拟机进行G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52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