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ruts2中的核心功能就是使用拦截器实现的,拦截器的原理是使用动态代理实现的
拦截器的执行时间: 在action对象创建之后,action的方法执行之前
2>底层原理:
1,AOP面向切面编程:就是不通过修改代码的方式扩展功能
2,责任链式模式:
要执行多个操作,添加,修改等,首先执行添加操作,完成之后做类似的放行操作,然后才能执行修改功能
3>自定义拦截器,以及配置struts.xml文件:
1,实现interceptor接口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
类似于放行的操作的方法
2,配置Struts.xml文件
在要拦截的action标签所在的package标签里面声明拦截器
在具体的action标签里面使用声明的拦截器
Struts2里面执行很多的默认拦截器,但是如果在action里面配置自定义拦截器,默认拦截器不会执行,手动添加默认拦截器
4>拦截器和过滤器的区别:
语法:拦截器实现的是interceptor接口,过滤器实现的是filter接口;
拦截方式:过滤器就是根据url拦截的,拦截器是通过action自己配置拦截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5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