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就是应用程序在内存中分配的空间,也可理解为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每一个进程执行都有一个执行顺序,该顺序就是一个执行路径或者叫一个控制单元。
什么是线程?线程就是进程中负责程序执行的执行单元,也可理解为进程中的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线程在控制着进程的执行。
1. 什么是多线程?
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在负责该进程的运行。如果一个进程中出现了多个线程,就称该程序为多线程程序。所谓的多线程是指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产生多个单线程,这些单线程程序在运行时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并发执行,多线程程序的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所示的多条线程,看似是同时执行的,其实不然,它们和进程一样,也是由CPU轮流执行的,只不过CPU运行速度很快,故而给人同时执行的感觉。
2. 多线程技术解决的问题 多线程这门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多部分代码同时执行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这里有一个疑问,多线程真的能提高效率吗?显然不是,反倒容易死机,但可合理的使用CPU资源。
3. JVM中的多线程——主线程和垃圾回收线程 多线程的运行是根据CPU的切换完成的,怎么切换CPU说了算,所以多线程运行有一个随机性(CPU的快速切换造成的)。在这一小节中,我以Java程序运行的原理来简单讲解一下JVM中的多线程。 java命令会启动java虚拟机,即启动 JVM,等于启动了一个应用程序,也就是启动了一个进程。该进程会自动启动一个 “主线程” ,然后主线程去调用某个类的main方法,所以main方法运行在主线程中,在此之前的所有程序都是单线程的。现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JVM虚拟机的启动是单线程的还是多线程的?答案是JVM启动时启动了多条线程,至少有两个线程我们是可以分析的出来:
执行main函数的线程,该线程的任务代码都定义在main函数中; 负责垃圾回收的线程,System类的gc()方法告诉垃圾回收器调用对象的finalize方法,但不一定立即执行。 下面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演示JVM中的多线程。例如,有如下实验代码:
package com.mfns.thread; public class Thread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Demo(); new Demo(); new Demo(); new Demo(); new Demo(); System.gc();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class Demo{ //定义垃圾回收方法 public void finaliz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1 ok"); } }运行Thread1 类中的main,可能在屏幕上打印(截图如下): 通过实验会发现每次的结果不一定相同,那是因为随机性造成的。而且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代码内容,这个称之为线程的任务,之所以创建一个线程就是为了去运行指定的任务代码,而线程的任务都封装在特定的区域中,比如:
主线程运行的任务都定义在main方法中; 垃圾回收线程在收垃圾时都会运行finalize方法。
4. 多线程的实现方案一 如何在自定义的代码中,自定义一个线程呢?也即如何建立一个执行路径呢?通过对API的查找,Java已经提供了对线程这类事物的描述,即Thread类,该类的描述中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下面我就来讲解其第一种方式,即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继承Thread类; 1、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目的:将自定义的代码存储在run()方法,让线程运行; 创建子类对象也即创建线程对象; 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该方法有2个作用:启动线程和调用run()方法。
package com.mfns.thread; class TestThread2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20; i++) { System.out.println("demo run ++ " + i); } } } public class Thread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Thread2 testThread2 = new TestThread2(); testThread2.start(); //开启线程,并执行run()方法 //testThread2.run(); //开启线程,但并没有运行线程,run()方法仍然运行在主线程上,相当于调用对象的方法 for (int i = 0; i < 20; i++)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i); } } }运行以上程序,可发现运行结果每一次都有不同,这是因为多个线程都在获取CPU的执行权,CPU执行到谁,谁就运行。明确一点,在某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程序在运行(多核除外)。CPU在做着快速的切换,以达到看上去是同时运行的效果,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多线程的运行形容为互相抢夺CPU的执行权,这就是多线程的一个特点:随机性。谁抢到谁执行,至于执行多长,CPU说了算。
为什么要覆盖run()方法呢?Thread类用于描述线程,该类就定义了一个功能,用于存储线程要运行的代码,该存储功能就是run()方法,也就是说Thread类中的run()方法用于存储线程要运行的代码。
调用start()方法和调用run()方法的区别?调用start方法会开启线程,让开启的线程去执行run方法中的线程任务;而直接调用run方法,线程并未开启,去执行run方法的只有主线程。
Thread类的基本获取和设置方法方法摘要 方法描述 static Thread currentThread() 获取当前线程对象 public final String getName() 获取线程的名称 public final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设置线程的名称 Thread(String name) 通过构造方法给线程起名字 例,创建两个线程,和主线程交替执行。
package com.mfns.thread; /** * 创建多个线程 * @author mfns * */ public class Thread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1 d1 = new Demo1("张三"); Demo1 d2 = new Demo1("李四"); d1.setName("zhangsan");//设置线程名,不设置时默认为 Thread-编号 d2.setName("lisi"); d1.start(); d2.start(); for (int i = 0; i < 2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i); } } } class Demo1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tring name; Demo1 (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4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name + i); } } }通过上例,可发现原来线程都有自己默认的名称:Thread-编号,该编号从0开始。
多线程的运行状态 多线程的运行状态用图来表示即为: 5.多线程的实现方案二 创建线程的第二种方式:实现Runnable接口。
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1、覆盖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目的:将线程要运行的代码存放在该run()方法中; 2、通过Thread类建立线程对象;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 为什么要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呢?因为自定义的run()方法所属的对象是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所以要让线程去运行指定对象的run()方法,就必须明确该run()方法所属的对象; 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调用Runnable接口子类的run()方法。 例,简单的卖票程序,多个窗口同时卖票。
package com.mfns.thread; public class Thread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只创建了一个线程任务对象 CreateThread createThread = new CreateThread(); //开启多个线程执行线程任务 Thread t1 = new Thread(createThread); Thread t2 = new Thread(createThread); Thread t3 = new Thread(createThread); Thread t4 = new Thread(createThread);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t4.start(); } } class Create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 模拟卖票,共十张 */ private int tickets = 10;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if (tickets>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tickets--); } } } }问题: 上述代码运行后,可能会发生安全问题,不同的线程同时拿到一样的ticket,如下图所示,线程安全问题后面再说明。
实现Runnable接口的好处 避免了继承Thread类的单继承的局限性; Runnable接口的出现更符合面向对象,将线程任务单独进行了对象的封装; Runnable接口的出现降低了线程任务和线程对象的耦合性。PS:Thread类也是实现Runnable接口,只是加了许多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