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分区 fdisk命令fdisk是Linux下硬盘的分区工具,是一个非常使用的命令;但是fdisk只能划分小于2T的分区。 格式: fdisk [-l] [设备名称], 选项只有-l;fdisk -l 后面不加设备名称,会直接列出所有的磁盘设备以及分区,加上设备名称,则会列出该设备的分区表。 输入m会显示详细参数 p:列出磁盘分区的详细信息 n:添加 一个分区 w:保存 q:退出 这里的p表示主分区、e表示扩展分区还有下面的l表示逻辑分区 d为删除一个分区 保存修改按下w即可 2.磁盘格式化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的配置文件/etc/filesystems,里面列出所有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磁盘格式化命令有:mkfs.ext2、mkfs.ext3、mkfs.ext4、mke2fs、mkfs.xfs mke2fs.ext2 /dev/sdb1==mkfs.ext2 /dev/sdb1 mkfs.xfs /dev/sdb2 参数 -t:指定文件系统类型,可以是ext2、ext3、ext4;注意不能是xfs类型; 3. 磁盘挂载 系统启动时需要挂载什么分区是由配置文件/etc/fstab决定的 ) 第一列:分区表示,第二列:挂载点第三列:分区的格式第四列:挂载参数,一般写defaults第五列:是否被dump备份,1表示备份,0表示不备份第六列:开机自检磁盘,0表示不检测,1和2表示检测,1优先级最高 参数 -a:表示会把/etc/fstab中出现的磁盘分区挂载上 -t:用来指定挂载的文件格式类型 可以使用blkid命令查看各分区的UUID、类型等信息 umount 卸载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一般通过挂载点卸载 df命令 用于显示磁盘分区上的可使用的磁盘空间。默认显示单位为KB。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df显示的结果分6列:第一列:分区的名称,第二列:分区总容量,第三列:已使用容量,第四列:剩余容量,第五列:已使用的百分比,第六列:挂载点
创建swap分区 1.fdisk /dev/sdc t为修改系统Id 82为swap的id 构建swap格式 用free查看 swapon /dev/sdc1 (挂载) swapoff /dev/sdc1(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