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命令主要是与磁盘分区相关
一、分区、挂装、验证
1、mkfs.ext3 -b 1024 -i 1024 /dev/ram5 //用内存虚拟硬盘进行格式化,定义inode号与block size号一致,对小文件来说更优。整个系统所能存储的文件数较少。
2、mkfs.ext3 -b 1024 -i 4096 /dev/ram5 //改变block size,使4个block与1个inode相对应,这种好处是对大文件来说节省空间,节省inode数量,整个系统所能存储的文件数较多。
3、mkdir /mnt/mem5 //创建挂装目录
4、mount /dev/ram5 /mnt/mem5 将虚拟的分区挂载到mem5目录中
5、
tune2fs -l /dev/ram5 //验证当前磁盘格式
二、改变分区、验证
以上所用命令将分区格式化为ext3类型,之前的LINUX常用ext2。主要区别在于ext3增加了日志功能。
改变分区格式命令仍然要用到
tune2fs命令,具体方法如下:
1、mkfs.ext2 -b 1024 -i 1024 /dev/ram6 //创建ext2格式分区
2、
tune2fs -j /dev/ram5 //改变分区
3、
tune2fs -l /dev/ram5 //验证
相关资源:微信小程序源码-合集3.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