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xiaoxiao2021-02-28  85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C语言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stdio.h>    //标准函数声明 //输出  void print(int a[], int n){       for(int j=0; j<n; j++){         printf("=",a[j]);     }   printf("\n"); }  //交换 void swap(int a[],int i,int j){ int t =a[i]; a[i] =a[j]; a[j] = t; //快速排序实现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ow,int high){

if(low<high){

int i=low+1,j=high,tmp;

while(i<j){

for(;i<j&&a[i]<a[low];i++);

for(j=high-1;j>i&&a[j]>a[low];j--);

if(i<j){

swap(a,i,j);

}else{

 tmp=a[low];

 for(int k=low;k<i;a[k]=a[k+1],k++);

 a[i-1]=tmp;

}

}

 quickSort(a,i,high);  

 quickSort(a,low,i-1);  

}

} //主函数 int main(){       int a[8] = {3,2,5,8,4,7,6,9};     print(a,8);       quickSort(a,0,8);       print(a,8);   }  

其核心便是设置一个数字为基准值,把前半段与后半段数据分开(一般设置2段,也可以划分多段,但是相对复杂),使得一段大于基准值,一段小于基准值。然后再2段中间插入基准值,认为前半段都小于基准值,后半段都大于基准值,然后再将前半段进行同样的处理(设置基准值,再进行划分),利用递归的思想实现相同的处理。当最后只剩下1个值的时候,进行逐层返回,返回到第一层后,便实现了排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356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