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IT发展

xiaoxiao2021-03-01  59

很多人兴奋于大连的IT产业,这确实是大连政府10年中最辉煌的一笔。可现实真的是高枕无忧吗?

从大连嵌入式行业看看大连的IT产业现状。依据大连嵌入式协会提供的数据,大连大约有3000人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在3000人中超过97%的人员从事软件外包业务。而剩余的3%从事着其他例如BSP,图形图像处理等业务。由于金融风暴,人民币汇率和外围竞争等原因,大连的嵌入式软件的外包业务的订单和利润率呈现下滑趋势。而当前的大连人才市场跟这种状况又有很大的矛盾,各种学校定制的软件学院,各种培训机构都在积极宣传,培训,并向人才市场输出大量的外包程序员。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外围订单减少,企业互相压价,企业公司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导致无法开出合理的薪酬吸引高层人才,企业只能低成本的从人才市场获得大量低层程序员,简单培训上岗。这些程序员又没有承担决策和调整结构的实力和魄力。2008年,华为人均产值为21万美元,爱立信为32万美元,思科为59.2万美元,那么大连IT行业的人均产值呢?甚至3万美元都不到。所以大连地区的IT业的状况是,利润率低,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

不可否认的,大连在过去十年经历了软件发展的黄金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但大连面临当前的实际情况,未来的10年怎么规划,将是决定大连最终是否能成为硅谷的关键10年。

过去我们一直在宣传,要做 中国的“班加罗尔”,那么今后的10年应该宣传做中国的“硅谷”了。班加罗尔和硅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到Google搜索一下。共同点在于IT行业的繁华,城市产值的多数来源于IT行业。不同点,就是我们当前解决问题的起点。

硅谷的IT业的产业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我们大连的结构呢?让我们看看我们在IT行业中的位置,日本公司从硅谷买来了技术,然后封装,把他们的核心技术放到里面,给我们留了一些可供外包的接口。然后把利润最低的部分包给我们----我们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低端的部分。美国公司卖技术和科研成果,日本公司卖产品,中国和印度公司做外包。另一个方面,大连公司中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占多少呢?这个是应该扪心自问的,人才流失极为严重。

那么我们要做“硅谷”,优势在哪里呢?我总结了部分。

劳动力资源。大连的政策,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吸引并培训了大批有基础的程序员,而且资源价格便宜。

有一定的外包产业基础。许多外资公司,在这里获得了利润,并且期待获得更大利润。有的公司期待转移他们的部分核心业务到大连,但是没有看到政府的诚意和整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大连的人才优势。大连有多所高级院校,每年都会有一些高等人才毕业,但留下的不多,多数流失。每个大连人都希望在大连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同样的,整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让他们背井离乡。这里有一真实的例子,我的研究生同学。研究生期间在微软实习,他的毕业设计的方向是图像处理。在答辩会上,他演示了一个他编写的软件,这个软件某些方面的处理能力超过了Photoshop。老师没有问专业问题,只问了一句话,“你是继续读博,还是工作?”他在SCI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可以满足博士生的毕业要求。毕业后签微软,最终到了Adobe。这是硬件上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例子,因为大连没有需要高等图像处理的公司和企业。另外一个例子是属于软环境问题。大连理工大学的数学系研究生,到了某个公司后,居然被安排到测试部门!数学系的特长在于核心算法,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这种无视特长和不考虑人才发展的举动就是对人才最危险的打击。必然,一段时间后,离职,离开大连。这是对人才自尊心的虐待。

那么如何扭转当前的颓势呢?政府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主导。任何城市一个产业的发展和结构更新,都是伴随着政府的决策。为什么大连软件在过去10年能够飞速发展呢?因为政府提供了优惠的政策,给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显示了极大的诚意,给投资者满满的信心。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可以用在新的发展和调整中,但还远远不够。大连对于IT行业的定位不应该只限于软件,硬件开发也是IT行业的重要部分,而且是影响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于外包来讲,一个工作室,一群程序员,几十台电脑,几乎就可以支持一个工程。而硬件开发呢,政府需要吸引器件供应商的进入,需要吸引电路板制造商和焊接商的进入,需要吸引优秀外资和高新技术的进入,需要调整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向等等。由于有软件行业的支持和吸引,这个过程可能会轻松一些,但这也会是艰巨和漫长的过程。调整产业结构向产业链的高端移动,先同日本公司竞争,最后走到硅谷的模式。政府应该注重外部企业和资金的加入。链条高层公司的引入,将会引起一次产业革命。更多的利润,更强的竞争力,会迫使不思变的企业卷入竞争,改变思路。

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端。企业应该积极调查市场行情,寻找新的盈利点和盈利模式。利用政府政策的东风,发展高层的IT开发,积极培养发展人才,做好新的规划。政府的能力和职责是给新产业做奠基,在上面盖什么形状的塔,则依赖于企业自身。借鉴其他产业链条高层成功公司的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是一条合理的出路。

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是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先说说培训机构。大连的IT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招聘会现场,你会收到一大堆的宣传单。那么,这些IT机构培训的方向都是什么呢?我想多数从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受训者,还是要做BPO,还是要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拿着可怜的工资。IT业的资深者,知道3个月时间是培养不出一个优秀的高科技人才的。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是急功近利者。高科技的人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个BSP高级人员的基本素质需要: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图的绘制,电路调试方法,阅读文档和理解能力,编程语言能力(c语言,汇编),编译器能力,操作系统能力。而这些不可能在3个月,甚至一年内达到熟练程度。所以从培训机构出来的从业者,注定无法承担科技开发的任务。从正规高等院校走出来,接受了传统教育的人才有机会成为高科技人才。但当前大连地区的高等院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科研能力不够,部分老师跟培训机构一样急功近利。第二,软件和硬件关注度不同。由于培养一个硬件人才的成本高于软件人才,所以多数院校都注重软件教育,忽视硬件人才培养。第三,技术更新慢,无法跟上技术发展潮流。很多技术,都是过时的技术,作为基础教授可以理解,但在大三、大四阶段的技术应该是最新的先进技术。第四,课程安排不合理。重要的基础课,必须安排在前,并保证学生掌握程度,提醒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等院校和培训结构在整个产业调整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大连IT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包含了高等院校和培训结构的调整,这需要自身的反省和政府引导。

大连的IT产业发展应该定位于硅谷,而不是班加罗尔。产业结构的调整才是最终出路。利用金融风暴之后,重新洗牌的机会,迅速制定和实施对应政策是大连政府的迫切任务。有了企业和高校的支持,相信今后10年依然是大连IT的黄金10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34500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