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

xiaoxiao2021-02-28  72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

一、观察者模式

提供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通知其他依赖的对象发生变化。

二、模板方法模式

算法通用的骨架(结构)放在抽象类中,算法具体的实现可以在子类中更改。

三、命令模式

请求封装成对象,这样可以对请求进行记录、撤销,也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参数化。

四、状态模式

行为随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看似修改了类。

五、责任链模式

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可以避免请求者和接受者之间过度耦合,多个对象之间依次依赖,请求依次传递,直到有对象可以处理。

六、解释器模式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表示,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

七、中介者模式

降低多个类、对象之间通信的复杂性,松耦合,迪米特原则。

八、访问者模式

算法随访问者变化而变化,增加新的访问者,即可在一个对象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

九、策略模式

算法封装起来,与客户之间独立。

十、备忘录模式

保存一个对象的状态,在需要的时候恢复。

十一、迭代器模式

遍历聚合对象中的每个元素,又不暴露对象的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32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