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解final的基本用法和里面的优缺点,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分为3部分,分别会给大家介绍final关键字对类,方法和变量的修饰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一些优点,对于缺点大家可以参考《JAVA编程思想》第四版 156页。
final类及其优点final方法 及里面要注意的一些小点final数据和final自变量 及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点(下一篇文章再说)如果我们用final关键字修饰java类的时候,那这个类就成为了final类。 为什么使用final类: 1.这个类已经是一个十分完善的类,我们不会对其进行任何的改变,不希望这个类被任何人继承改变它。 2.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不希望进行子类化处理。 3.我们希望jvm在处理的时候,不再关心类是否被继承,jvm不需要更多额外的处理,提高执行效率。 4.将类定义成 final后,结果只是禁止进行继承——没有更多的限制。然而,由于它禁止了继承,所以一个 final类中的所有方法都默认为 final。final方法在编译阶段绑定,称为静态绑定(static binding),编译时常量,永远不可改变。jvm在运行的时候,会直接将final方法直接嵌进来,效率会大大提升。
常见的final类: String Integer Double Boolean等等常见的包装类都是不可变类。
final类的对象:
不可变类指它的对象一旦被创建了就不能被更改了final类的对象是只读的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安全的共享不用额外的同步开销 推荐链接: 为什么String是不可变的http://www.importnew.com/7440.html 如何写一个不可变类?http://www.importnew.com/7535.html方法前面加上final关键字,代表这个方法不可以被子类的方法重写,这个方法就成为了final方法。一个方法的功能已经足够完整了,子类中不需要改变的话,你可以声明此方法为final。
为什么使用final方法: 1.一个方法的功能已经足够完整了,子类中不需要改变的话,就声明此方法为final。 2.final方法比非final方法要快,因为在编译的时候已经静态绑定了,不需要在运行时再动态绑定。 3.要使用final 方法,可能是出于对两方面理由的考虑: 第一:为方法“上锁”,防止任何继承类改变它的本来含义。设计程序时,若希望一个方法的行为在继承期间保持不变,而且不可被覆盖或改写,就可以采取这种做法。 第二:程序执行的效率。将一个方法设成 final 后,编译器就可以把对那个方法的所有调用都置入“嵌入”调用里。只要编译器发现一个final 方法调用,就会(根据它自己的判断)忽略为执行方法调用机制而采取的常规代码插入方法(将自变量压入堆栈;跳至方法代码并执行它;跳回来;清除堆栈自变量;最后对返回值进行处理)。相反,它会用方法主体内实际代码的一个副本来替换方法调用。这样做可避免方法调用时的系统开销。
我们需要注意到:若方法体积太大,那么程序也会变得雍肿,可能受到到不到嵌入代码所带来的任何性能提升。因为任何提升都被花在方法内部的时间抵消了。Java 编译器能自动侦测这些情况,并颇为“明智”地决定是否嵌入一个final 方法。然而,最好还是不要完全相信编译器能正确地作出所有判断。通常,只有在方法的代码量非常少,或者想明确禁止方法被覆盖的时候,才应考虑将一个方法设为final。
final成员变量和自变量是指我们在成员变量和自变量前加final关键字修饰。
注意点: 1.final成员变量必须在声明的时候初始化(static代码块和普通代码块)或者在构造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否则就会报编译错误。 2.不能够对final变量再次赋值。 3.在匿名类中所有变量都必须是final变量。 4.(没有在声明时初始化final变量的称为空白final变量(blank final variable),它们必须在构造器中初始化,或者调用this()初始化。不这么做的话,编译器会报错“final变量(变量名)需要进行初始化”。) 5.JVM和Java应用都会缓存final变量,以提高性能。 6.final变量可以安全的在多线程环境下进行共享,而不需要额外的同步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