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Http协议由Http请求和Http响应组成,当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某个网站时, 你的浏览器会将你的请求封装成一个Http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站点,服务器接收到请 求后会组织响应数据封装成一个Http响应返回给浏览器。即没有请求就没有响应。
编辑一个form.html的表单页面,如下:
点击提交按钮,抓包如下:
1、请求行请求方式:POST、GET请求的资源:/DemoEE/form.html协议版本:HTTP/1.1HTTP/1.0,发送请求,创建一次连接,获得一个web资源,连接断开。HTTP/1.1,发送请求,创建一次连接,获得多个web资源,保持连接。
2、请求头
请求头是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的一些信息,使用键值对表示key:value。
常见请求头
描述
Referer
浏览器通知服务器,当前请求来自何处。如果是直接访问,则不会有这个头。常用于:防盗链
If-Modified-Since
浏览器通知服务器,本地缓存的最后变更时间。与另一个响应头组合控制浏览器页面的缓存。
Cookie
与会话有关技术,用于存放浏览器缓存的cookie信息。
User-Agent
浏览器通知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与操作系统相关信息
Connection
保持连接状态。Keep-Alive 连接中,close 已关闭
Host
请求的服务器主机名
Content-Length
请求体的长度
Content-Type
如果是POST请求,会有这个头,默认值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示请求体内容使用url编码
Accept:
浏览器可支持的MIME类型。文件类型的一种描述方式。
MIME格式:大类型/小类型[;参数]
例如:
text/html ,html文件
text/css,css文件
text/javascript,js文件
image/*,所有图片文件
Accept-Encoding
浏览器通知服务器,浏览器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如:GZIP压缩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通知服务器,浏览器支持的语言。各国语言(国际化i18n)
3、请求体
当请求方式为 post,请求体会有请求的参数,格式如下: username=wangwu&password=123 如果请求方式为 get,那么请求参数不会出现在请求体中,会拼接在url地址后面 http://localhost:8080…?username=wangwu&password=1231、响应行Http协议常用的状态码如下:200 :请求成功。302 :请求重定向。304 :请求资源没有改变,访问本地缓存。404 :请求资源不存在。通常是用户路径编写错误,也可能是服务器资源已删除。500 :服务器内部错误。通常程序抛异常。状态信息:状态信息是根据状态码变化而变化的2、响应头响应也都是键值对形式,服务器端将信息以键值对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
常见请求头
描述
Location
指定响应的路径,需要与状态码302配合使用,完成跳转。
Content-Type
响应正文的类型(MIME类型)
取值:text/html;charset=UTF-8
Content-Disposition
通过浏览器以下载方式解析正文
取值:attachment;filename=xx.zip
Set-Cookie
与会话相关技术。服务器向浏览器写入cookie
Content-Encoding
服务器使用的压缩格式
取值:gzip
Content-length
响应正文的长度
Refresh
定时刷新,格式:秒数;url=路径。url可省略,默认值为当前页。
取值:3;url=www.itcast.cn //三秒刷新页面到www.itcast.cn
Server
指的是服务器名称,默认值:Apache-Coyote/1.1。可以通过conf/server.xml配置进行修改。<Connector port=”8080” … server=”itcast”/>
Last-Modified
服务器通知浏览器,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与If-Modified-Since一起使用。
3、响应体
响应体是服务器回写给客户端的页面正文,浏览器将正文加载到内存,然后解析渲染 显示页面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