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多种对象关注一个对象数据变化的情况。例如,生活中有温度记录仪,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完成如下功能:记录温度日志,显示温度变化曲线,当温度越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可能写出以下程序段。
While(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日志;
显示温度变化曲线;
当温度越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
}
这种方法把所有功能集成字一起,但是当需求发生变化,例如新增新的温度监测功能或者要删除某种功能,程序都得修改,这就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观察者设计模式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
观察者模式设计两种角色:主题和观察者。在上面的例子中,温度无疑就是主题,而记录温度日志,显示温度变化曲线,当温度越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 即是三个观察者。观察者需要时刻“关注”主题的变化而作出不同的工作,就好像程序员都要围绕着开发需求一样编写代码,需求一改,我们需要立马改代码!明白了这两种角色之后,下面来仔细看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什么功能。
开发需求是经理定的,对于经理来说,他需要知道有哪几个程序员为它工作,并且它根据需求可以新增或者剔除为它工作的程序员。那由此可以得出下面几个重要结论。
1)主题要知道有哪些观察者对其进行监测,所以主题类里面需要有集合类成员集合。
2)既然包含观察者对象集合,那么观察者必须是多态的,这就要求有共同的接口。
3)主题应该有的功能:添加观察者,撤销观察者,并向观察者发送消息,特别是“推数据”(下文会讨论)的模式。这三个功能固定,主题类可以从固定接口派生。
根据以上编写观察者设计模式,需要完成以下功能类。
1.主题ISubject接口定义
2.主题类编写
3.观察者接口IObserve定义
4.观察者类实现
UML图如下
关键代码如下
1)观察者接口IObserver
public interface IObserver { //观察者接口 public void refresh(String data); }2)主题接口ISubject
public interface ISubject{ public void register(IObserver obs); //注册观察者 public void unregister(IObserver obs); //撤销观察者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通知所有观察者 }3)主题实现类Subject
public class Subject implements ISubject { private Vector<IObserver> vec = new Vector<IObserver>(); private String data; public String getData(){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 } public void register(IObserver obs){ //主题添加观察者 vec.add(obs); } public void unregister(IObserver obs){ //主题撤销观察者 vec.remove(obs);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主题通知所有观察者进行数据响应 for(int i=0;i<vec.size();i++){ IObserver obs = vec.get(i); obs.refresh(data); } } }4)具体观察者Observer
public class Observer implements IObserver { public void refresh(String data){ System.out.println("I have received the data:" + data); } }5)测试类Test
View Code
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下面再深入地剖析一下观察者模式ba
1.推数据与拉数据
推数据,简单理解就是当主题的数据变动时主动发送数据给观察者,提醒观察者数据有所变动。而拉数据,顾名思义也就是观察者主动索取主题的数据,并不由主题主动发送。那上面我们的代码样例,你说是推数据还是拉数据?当然是推数据(这应该不难看出来)。
在拉数据模式中,观察者子类对象必须能获取主题Subject对象,代码示例如下。
IObserver
public interface IObserver{ //观察者接口 public void refresh(ISubject obj); //采用“拉”数据方式 }ISubject 同上这里就不再重复列出
Subject
public class Subject implements ISubject { private Vector<IObserver> vec = new Vector<IObserver>(); private String data; public String getData(){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 } public void register(IObserver obs){ //主题添加观察者 vec.add(obs); } public void unregister(IObserver obs){ //主题撤销观察者 vec.remove(obs);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主题通知所有观察者进行数据响应 for(int i=0;i<vec.size();i++){ IObserver obs = vec.get(i); obs.refresh(this); //这里有所不同 } } }Observer
public class Observer implements IObserver { public void refresh(ISubject obj){ Subject subject = (Subject)obj; System.out.println("I have received the data:" + subject.getData(); } }UML如下
2.增加抽象类层AbstractSubject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主题应该有的功能,而大部分主题都有类似的功能,因为是比较通用的方法。那么每个主题类的代码就显得重复了,所以用一个中间层来解决代码重复问题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View Code3.泛型的设计
上面的代码中,有一个欠缺的问题就是,主题的数据data并不一定是String类型,于是我们想到应该把接口代码改为泛型。不仅仅主题ISubject需要更改,当然IObserver也要改为泛型接口。这里就不演示代码了。
4.JDK中的观察者设计模式
JDK的java.util包提供了系统的主题类Observable类以及观察者Observer,其(部分)UML类图如下
很明显,Observer类相当于上面的IObserver观察者接口类,其中的update方法中第一个参数是Observable类型,表明采用“拉”数据方式;Observable相当于上面的主题类Subject。需要主要的是hasChange()方法主要是设置或获得changed成员变量的值或者状态,changed为true时表明主题中心的数据发生了变化。
下面我们利用JDK中的Observer,Observable完成观察者模式
Subject类
public class Subject extends java.util.Observable { String data; public String getData(){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 //更新数据 setChanged(); //置更新数据标志 notifyObservers(null); //通知各个具体观察者 } }OneObserver
public class OneObserver implements java.util.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arg0,Object arg1){ Subject subject = (Subject)arg0; System.out.println("The data is :" + subject.getData()); } }简单测试
View Code
最后,当然是给一个应用场景(机房温度监测仿真功能)
监测一个机房的温度数据。要求 1.定间距采集温度数值 2.记录采集温度数值 3.标识异常温度数据 4.当温度连续超过比较值n次,发送报警信息
分析:监测功能是以温度为中心的,因此观察者模式实现程序架构比较方便。
总体思想如下:温度作为主体类,两个观察者,一个负责记录数据,另一个观察者负责处理异常。将时间采样间距数据,温度异常值等记录在xml配置文件中,报警信息的发送邮件处理。
mysql的数据表设计 normal表记录所有温度记录,abnormal表记录异常温度记录。这样的好处是abnormal表的记录远比normal表的记录少得多,将来查询异常记录信息会非常快。数据的产生器采用反射技术。具体代码如下
mysql表的简单设计
View Codemysql封装处理类
View Codeinfo.xml
View Code条件类factor
View Code主题类Subject
View Code数据记录观察者类DataObserver
View Code异常数据观察者类AbnormalObserver
View Code仿真数据生成器类均从ISimuData自定义接口派生。
ISimuData接口
View CodeDataRandom 继承ISimuData接口,生成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读取record.txt文件的数据
View CodeTest测试类
View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