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设计

xiaoxiao2021-02-28  39

一、需求

1、按条件筛选session 2、统计出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访问时长在1s3s、4s6s、7s9s、10s30s、30s60s、1m3m、3m10m、10m30m、30m以上各个范围内的session占比;访问步长在13、46、79、1030、30~60、60以上各个范围内的session占比 3、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按照时间比例随机抽取1000个session 4、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获取点击、下单和支付数量排名前10的品类 5、对于排名前10的品类,分别获取其点击次数排名前10的session

第一个步骤就是数据调研(就是对底层基于的基础数据的表结构进行调研、分析和研究); 第二个步骤,就是需求分析(在实际的企业中,需求分析,可能会比这里更加复杂很多;在互联网企业中,需求分析,首先就是要跟PM,就是产品经理,也就是负责设计你开发的大数据平台产品的人,去大量开会,去沟通需求的细节;此外,你自己还得根据产品经理编写的需求文档,可能还会自己设计一些产品原型图出来,让你看,去看,去研究; 第三个步骤,可能还需要作为一个项目的技术leader,去跟你的项目组内的成员,去讲解和讨论需求,要确保组内所有成员,都对需求清晰的理解了)

二、分析

1、按条件筛选session

搜索过某些关键词的用户、访问时间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用户、年龄在某个范围内的用户、职业在某个范围内的用户、所在某个城市的用户,发起的session。找到对应的这些用户的sessio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步,按条件筛选session。

这个功能,就最大的作用就是灵活。也就是说,可以让使用者,对感兴趣的和关系的用户群体,进行后续各种复杂业务逻辑的统计和分析,那么拿到的结果数据,就是只是针对特殊用户群体的分析结果;而不是对所有用户进行分析的泛泛的分析结果。比如说,现在某个企业高层,就是想看到用户群体中,28~35岁的,老师职业的群体,对应的一些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数据,从而辅助高管进行公司战略上的决策制定。

2、统计出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访问时长在1s3s、4s6s、7s9s、10s30s、30s60s、1m3m、3m10m、10m30m、30m以上各个范围内的session占比;访问步长在13、46、79、1030、30~60、60以上各个范围内的session占比

session访问时长,也就是说一个session对应的开始的action,到结束的action,之间的时间范围;还有,就是访问步长,指的是,一个session执行期间内,依次点击过多少个页面,比如说,一次session,维持了1分钟,那么访问时长就是1m,然后在这1分钟内,点击了10个页面,那么session的访问步长,就是10.

比如说,符合第一步筛选出来的session的数量大概是有1000万个。那么里面,我们要计算出,访问时长在1s3s内的session的数量,并除以符合条件的总session数量(比如1000万),比如是100万/1000万,那么1s3s内的session占比就是10%。依次类推,这里说的统计,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功能的作用,其实就是,可以让人从全局的角度看到,符合某些条件的用户群体,使用我们的产品的一些习惯。比如大多数人,到底是会在产品中停留多长时间,大多数人,会在一次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访问多少个页面。那么对于使用者来说,有一个全局和清晰的认识。

3、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按照时间比例随机抽取1000个session

这个按照时间比例是什么意思呢?随机抽取本身是很简单的,但是按照时间比例,就很复杂了。比如说,这一天总共有1000万的session。那么我现在总共要从这1000万session中,随机抽取出来1000个session。但是这个随机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做到如下几点要求:首先,如果这一天的12:00~13:00的session数量是100万,那么这个小时的session占比就是1/10,那么这个小时中的100万的session,我们就要抽取1/10 * 1000 = 100个。然后再从这个小时的100万session中,随机抽取出100个session。以此类推,其他小时的抽取也是这样做。

这个功能的作用,是说,可以让使用者,能够对于符合条件的session,按照时间比例均匀的随机采样出1000个session,然后观察每个session具体的点击流/行为,比如先进入了首页、然后点击了食品品类、然后点击了雨润火腿肠商品、然后搜索了火腿肠罐头的关键词、接着对王中王火腿肠下了订单、最后对订单做了支付。

之所以要做到按时间比例随机采用抽取,就是要做到,观察样本的公平性。

4、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获取点击、下单和支付数量排名前10的品类

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session,每个session可能都会对一些品类的商品进行点击、下单和支付等等行为。那么现在就需要获取这些session点击、下单和支付数量排名前10的最热门的品类。也就是说,要计算出所有这些session对各个品类的点击、下单和支付的次数,然后按照这三个属性进行排序,获取前10个品类。

这个功能,很重要,就可以让我们明白,就是符合条件的用户,他最感兴趣的商品是什么种类。这个可以让公司里的人,清晰地了解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的心理和喜好。

5、对于排名前10的品类,分别获取其点击次数排名前10的session

这个就是说,对于top10的品类,每一个都要获取对它点击次数排名前10的session。

这个功能,可以让我们看到,对某个用户群体最感兴趣的品类,各个品类最感兴趣最典型的用户的session的行为。

三、技术方案设计

说在前面的话,本节课是我们正规企业级大数据项目开发流程的第三个步骤。就是说,在调研完了基础数据、分析完了需求之后,就需要针对我们手头上有的基础数据和PM提出来的需求,来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所谓技术方案,指的就是,基于现有的数据,针对提出的需求,实现所有需求的整个技术架构、关键的技术点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现所有需求,需要使用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技术点。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涉及到技术的选项。比如,如果说,我们的Spark程序在中间,需要对某个RDD的数据写入外部的缓存,以便于后续的算子可以直接通过缓存读取数据。那么就需要对缓存进行技术选项,redis、memcached、spark tachyon。

说明一下,技术架构,其实在之前,介绍这个基础数据的时候,已经讲解了。前端+J2EE+Spark+MySQL。

实现需求需要使用的以及涉及到的技术点,和技术实现思路,是我们这里的重点。也就是说,实现上述几个需求,你的技术实现的思路,以及在思路中,可能使用到的技术的要点。

1、按条件筛选session

这里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要按条件筛选session,但是这个筛选的粒度是不同的,比如说搜索词、访问时间,那么这个都是session粒度的,甚至是action粒度的;那么还有,就是针对用户的基础信息进行筛选,年龄、性别、职业。。;所以说筛选粒度是不统一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每天的用户访问数据量是很大的,因为user_visit_action这个表,一行就代表了用户的一个行为,比如点击或者搜索;那么在国内一个大的电商企业里面,如果每天的活跃用户数量在千万级别的话。那么可以告诉大家,这个user_visit_action表,每天的数据量大概在至少5亿以上,在10亿左右。

那么针对这个筛选粒度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数据量巨大(10亿/day),可能会有两个问题;首先第一个,就是,如果不统一筛选粒度的话,那么就必须得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量的扫描;第二个,就是全量扫描的话,量实在太大了,一天如果在10亿左右,那么10天呢(100亿),100呢,1000亿。量太大的话,会导致Spark作业的运行速度大幅度降低。极大的影响平台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选择在这里,对原始的数据,进行聚合,什么粒度的聚合呢?session粒度的聚合。也就是说,用一些最基本的筛选条件,比如时间范围,从hive表中提取数据,然后呢,按照session_id这个字段进行聚合,那么聚合后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用户的某个session在指定时间内的访问的记录,比如搜索过的所有的关键词、点击过的所有的品类id、session对应的userid关联的用户的基础信息。

聚合过后,针对session粒度的数据,按照使用者指定的筛选条件,进行数据的筛选。筛选出来符合条件的用session粒度的数据。其实就是我们想要的那些session了。

2、聚合统计

如果要做这个事情,那么首先要明确,我们的spark作业是分布式的。所以也就是说,每个spark task在执行我们的统计逻辑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对一个全局的变量,进行累加操作。比如代表访问时长在1s3s的session数量,初始是0,然后呢分布式处理所有的session,判断每个session的访问时长,如果是1s3s内的话,那么就给1s~3s内的session计数器,累加1。

那么在spark中,要实现分布式安全的累加操作,基本上只有一个最好的选择,就是Accumulator变量。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基础的Accumulator变量,那么可能需要将近20个Accumulator变量,1s3s、4s6s。。。。;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代码中充斥了大量的Accumulator变量,导致维护变得更加复杂,在修改代码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错误。比如说判断出一个session访问时长在4s6s,但是代码中不小心写了一个bug(由于Accumulator太多了),比如说,更新了1s3s的范围的Accumulator变量。导致统计出错。

所以,对于这个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自定义Accumulator的技术,来实现复杂的分布式计算。也就是说,就用一个Accumulator,来计算所有的指标。

3、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按照时间比例随机抽取1000个session

这个呢,需求上已经明确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具体的实现了。具体的实现这里不多说,技术上来说,就是要综合运用Spark的countByKey、groupByKey、mapToPair等算子,来开发一个复杂的按时间比例随机均匀采样抽取的算法。(大数据算法)

4、在符合条件的session中,获取点击、下单和支付数量排名前10的品类

这里的话呢,需要对每个品类的点击、下单和支付的数量都进行计算。然后呢,使用Spark的自定义Key二次排序算法的技术,来实现所有品类,按照三个字段,点击数量、下单数量、支付数量依次进行排序,首先比较点击数量,如果相同的话,那么比较下单数量,如果还是相同,那么比较支付数量。

5、对于排名前10的品类,分别获取其点击次数排名前10的session

这个需求,需要使用Spark的分组取TopN的算法来进行实现。也就是说对排名前10的品类对应的数据,按照品类id进行分组,然后求出每组点击数量排名前10的session。

所掌握到的技术点:

1、通过底层数据聚合,来减少spark作业处理数据量,从而提升spark作业的性能(从根本上提升spark性能的技巧) 2、自定义Accumulator实现复杂分布式计算的技术 3、Spark按时间比例随机抽取算法 4、Spark自定义key二次排序技术 5、Spark分组取TopN算法 6、通过Spark的各种功能和技术点,进行各种聚合、采样、排序、取TopN业务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23502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