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与十页的设计的设计内容是济宁古八景,顾名思义,就是济宁的八个景点。八个碎片化的景点要整合在一起,就导致了九与十页与其他页码不同的一个特点,多图。 对于我而言,多图比多字难处理很多。因为汉字本身方方正正,排版起来自有一种赏心悦目,而且对于文字的处理,我也更加的熟练。 而多图呢?多图带来的问题在于—— 其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图,这些图都是小图,且大小,色彩,内容都不一,完全不具有整体性,怎么样处理才能让他们看起来和谐统一呢。 其二,如何排版。一个版面空间有限,如果是简单的罗列自然容易,但美感也同样随之失去了。如何把这些图既齐整,又美观,不凌乱的排列下来,就很值得思考了。 其三,这些图片的色调。要让图融进背景了,不显得突兀,也要让图融进整体设计里,显得统一。 其四,图解。要让观者明白每幅小图的含义,就必须要配上图解。图解该以什么排版,放在什么位置,才能美观又完成图解的使命。 综上,九与十页是我做的这些图当中,可以算是花费除目录外最多时间的一张了。 接下来我将简单介绍一下最终版的设计步骤,期间纠结的设计过程就不足道了。
①对六张图片进行处理,利用先前运用过的的alt键关联方法,将六张图片与六张用笔刷绘制好的圆形水墨图一一关联。 ②对花鸟图进行处理 ③对文字进行排版 ④设计图解,进行排版 大致步骤就是这样的,个中细节还需自己把握 九与十页如下:
十与十一页的特点在于图只有一个而文字数量比较多。因此需要注意的点就在于大图的修饰和文字的排版。 因为文字内容较多,排版起来有些困难,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并且,介于我们这个AR实训项目的特殊性,可以说图片作为实现ar的媒介,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对于图片的处理也要十分小心。 具体设计过程其实与之前没有什么分别,毕竟是一个系列的,我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在这里传授一个之前没有提到过的一个文字处理技巧,即首文字放大,会达到一个突出重点,灵动且美观的效果。 为调色的时候呢,注意其他元素的颜色。比如我的这个页面,主色调是偏向黄与红的暖色调,所以在调整色相的时候呢,可以尽量的往这红黄二色上靠。并且,因为是一个古风的效果,所以饱和度不宜过高,颜色不宜过鲜艳。 这些都是小小的设计经验,简单却实用,可以慢慢积累。 十与十一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