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秋

xiaoxiao2021-02-28  128

秋一方面代表着,颓败与凋零,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成熟与收获。我国的诗人,作家似乎对秋有着情有独钟。在纳兰性德的“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带给人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感慨,在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中我们看到了秋带来的衰败与凋零,在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我们又分明体验到秋带来的孤独,凄凉与无尽的思念。然而我却喜欢不一样的秋,一种尽管衰败,却充满希望的秋,一种尽管悲凉,却也美的让人动容的秋,一种属于郁达夫式的秋。郁达夫的一生就是一部秋的变化史。 一早期的文学创作     童年的郁达夫,三岁丧父,童年的孤寂使他的心里留下了孤寂的阴影,也许这种孤寂使他形成了奋进的动力,求学期间他一直成绩优异,直到1913年,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日本留学生活。       但此时的郁达夫还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发表《沉沦》轰动海内,大胆的自我暴露,极大冲击了人们内心深处士大夫的虚伪,既赢得了掌声,也遭到了谩骂。主编《大众文艺》,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在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郁达夫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 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此时的郁达夫就像是初秋一样,虽然还存留着夏天的炙热,但却为接下来的秋凉埋下了伏笔。 二中期的情感经历      1922年回国之后,看清了中国的真是情况之后,之前的满怀希望与现实的满目疮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巨大的反差,使郁达夫产生了一红幻灭感。他在《还乡记》这样写到: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然而经济上的窘困也使得他不断的在生存的路上挣扎。当自己的儿子在北京病危时,在广州的郁达夫,即便是立刻出发仓皇北归,也还是没能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的最后一面。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感情上的坎坷,成了心中解不开的结,现实中,生活的窘迫和国事的危急也使的他身体疲惫 于是,童年心中种下的孤寂的种子,开始日益成长,心中的自卑,孤寂,落寞开始无限的被放大。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 在这一时期开始肆无忌惮的显露出来,,自我放纵,酒楼歌馆,“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此时的他将心中的孤苦,郁闷,全部转化为了放纵,也许,此时的他只有在,酒精的麻醉和身体的麻木中灵魂才能得到短暂的喘息吧。与王映霞的不期而遇,再次点燃了他的希望,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   他拒绝了鲁迅的挽留,与王映霞从上海移居到杭州,过起了隐士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也同样遭遇风雨飘摇。备受打击的他又流连到了北京,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此时正值北京的秋季,“叶落知秋”龙儿在北京的病逝,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感情的打击,国事的危急,故都北平也同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促使了《故都的秋》的创作,此时的郁达夫,将秋的悲凉表现的无以复加。 此时的郁达夫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秋的衰败与凄凉,但同样的谁又能说,这种衰败与凄凉没有蕴含着希望呢,也许只有当一个人死的彻底,方能真正的重生吧。 三后期的爱国主义      “人可以无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郁达夫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后半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用他自己瘦弱的身躯,扛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 在经历早期的单纯的文学创作,度过了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之后的消极避世的思想之后,郁达夫站起来了,也许是,在经历的太多人生经历之后,才明白了什么是过眼云烟,什么又是应该为之奋斗的,也许是源于自己心中那一直深藏的爱国主义的情怀,支撑着他站到了抗日救国的浪尖。 他已经不是那个“我不是一名战士,我只是一名作家”——那个从 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郁达夫,而是一名“做不成文天祥、陆秀夫,也要做伯夷叔齐!”——一名忧国爱国的民族战士。     1921年10月的一天,当时日本政界赫赫有名的所谓“党政之神”,历任文部大臣、司法大臣、东京市市长等要职的尾崎行雄,到中华留日学生青年会给近千名中国留学生演讲。尾崎在演讲中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叫做“清国”,还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突然,大厅中“呼”地站起来一青年,用流利的日语说:“请问尾崎雄先生,你怎么能把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仍然称作清国呢?是不知道中华民国这个事实,还是故意这样称呼?”驳得尾崎行雄哑口无言,被迫道歉。这青年就是郁达夫。     在此时郁达夫的心里,最希望看到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吧。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品尝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喜悦。便被无情的杀害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郁达夫以生命作为代价,彰显的民族气节,完成了从浪漫主义诗人到永生战士的蜕变。 在经历秋早期的种种打击之后,我们看到了郁达夫的重生与收获,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信仰。   清新的文笔,给当时中国的文坛送来了一股暖风,大胆的自我暴露,犹如一道闪电,劈向了千万年藏在人们内心身处的士大夫的虚伪,虽然也曾一度的消沉与避世,逃避与自我麻醉,但终究没能消磨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对祖国的热爱,纵然谜一样的失踪,至今没有找到尸骨,但这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的尊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21899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