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蓝桥博客

xiaoxiao2021-02-28  19

数据库

SQL是Structured Quev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SQL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在使用它时,只需要发出“做什么”的命令,“怎么做”是不用使用者考虑的。SQL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已经成为了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并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均支持SQL。 <br> 1 二、SQL数据库数据体系结构 <br> 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 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 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名称对称如^00100009a^: <br> 1 三、SQL语言的组成 <br> 在正式学习SQL语言之前,首先让我们对SQL语言有一个基本认识,介绍一下SQL语言的组成: <br>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 <br>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与行对应一个数据项。 <br> 3.一个表或者是一个基本表或者是一个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的表,而视图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 <br> 4.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br> 5.用户可以用SQL语句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查询等操作。在用户角度来看,视图和基本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关系(表格)。 <br> 6.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SQL语句可嵌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语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语言等。SQL用户也能作为独立的用户接口,供交互环境下的终端用户使用。 <br> ##1 四、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br> SQL包括了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 <br> 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又称为“SQL DDL”,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4部分。 <br> 2.数据操纵:这一部分又称为“SQL DML”,其中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操作,其中数据更新又包括插入、删除和更新三种操作。 <br> 3.数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语句等。 <br> 4.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规定SQL语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br>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 <br> ##2 (一)数据定义 <br> SQL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索引和视图。 <br>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如^00100009b^) <br> 1.数据库的建立与删除 <br> (1)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包括了多个基本表的数据集,其语句格式为: <br>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其它参数〕 <br> 其中,<数据库名>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能重复,不然将导致数据存取失误。〔其它参数〕因具体数据库实现系统不同而异。 <br> 例:要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br>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br> (2) 数据库的删除:将数据库及其全部内容从系统中删除。 <br> 其语句格式为: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br> 例:删除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br> DROP DATABASE xmmanage <br> 2.基本表的定义及变更 <br>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称为基本表,在SQL语言中一个关系唯一对应一个基本表。基本表的定义指建立基本关系模式,而变更则是指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基本表进行删除与修改。 <br> ……<br>

Debug 的运用

1、远程debug

本机的eclipse来debug远程的java进程,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个:java进程启动的时候,加入可以debug的参数

(-Xdebug -Xnoagent -Djava.compiler=NONE -Xrunjdwp:transport=dt_socket,address=$DEBUG_PORT,server=y,suspend=n);

第二个:eclipse中新建一个remote java applicaiton,添加host和端口即可

2、远程启动时debug

有时候,是java进程启动的时候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启动时就开始debug,这时候咋搞呢?

java进程中有个参数,suspend=n  把n改成y,这时候,服务器会等待外部连接debug端口,连上了之后再进行JVM的启动操作

3、抛出异常时进行debug

顾名思义,就是在抛出异常的时候来断点,这个对于排查异常抛出的时候很有帮助。

在breakpoint视图,有个“J”这样的图标,选择这个,输入异常的类型,就可以开搞了

4、指定参数进行debug

尤其是for循环的时候,只有在特定的参数下才会处错误,如果逐个过滤过去,那其实是很费事的一件事情,所以有个办法,就是对于断点加条件

选择断点--然后选择属性--选择条件--开始写条件即可

5、运行的时候,怎么动态写代码

在debug的过程中,有时候有些逻辑没有,如果新加,这个断点可能就过去了,

或者服务器端还要重新部署,所以有临时写代码的需求,

这时候,可以打开"display"视图,在里面写代码,直接运行即可。

JAVA中的多线程 一、线程概述 线程是程序运行的基本执行单元。当操作系统(不包括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如微软早期的DOS)在执行一个程序时,会在系统中建立一个进程,而在这个进程中,必须至少建立一个线程(这个线程被称为主线程)来作为这个程序运行的入口点。因此,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任何程序都至少有一个主线程。 进程和线程是现代操作系统中两个必不可少的运行模型。在操作系统中可以有多个进程,这些进程包括系统进程(由操作系统内部建立的进程)和用户进程(由用户程序建立的进程);一个进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进程和进程之间不共享内存,也就是说系统中的进程是在各自独立的内存空间中运行的。而一个进程中的线可以共享系统分派给这个进程的内存空间。 线程不仅可以共享进程的内存,而且还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存空间,这段内存空间也叫做线程栈, 是在建立线程时由系统分配的,主要用来保存线程内部所使用的数据,如线程执行函数中所定义的变量。 注意: 任何一个线程在建立时都会执行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叫做线程执行函数。也可以将这个函数看做线程的入口点(类似于程序中的main函数)。无论使用什么语言或技术来建立线程,都必须执行这个函数(这个函数的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但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函数)。如在Windows中用于建立线程的API函数CreateThread的第三个参数就是这个执行函数的指针。 在操作系统将进程分成多个线程后,这些线程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并发执行,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虽然线程的执行从宏观上看是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但实际上这只是操作系统的障眼法。由于一块CPU同时只能执行一条指令,因此,在拥有一块CPU的计算机上不可能同时执行两个任务。而操作系统为了能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在一个线程空闲时会撤下这个线程,并且会让其他的线程来执行,这种方式叫做线程调度。我们之所以从表面上看是多个线程同时执行,是因为不同线程之间切换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切换非常频繁。假设我们有线程A和B。在运行时,可能是A执行了1毫秒后,切换到B后,B又执行了1毫秒,然后又切换到了A,A又执行1毫秒。由于1毫秒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感知的,因此,从表面看上去就象A和B同时执行一样,但实际上A和B是交替执行的。 二、线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如果能合理地使用线程,将会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甚至可以改善复杂应用程序的性能。如在GUI应用程序中,还以通过线程的异步特性来更好地处理事件;在应用服务器程序中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线程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线程甚至还可以简化虚拟机的实现,如Java虚拟机(JVM)的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通常运行在一个或多个线程中。因此,使用线程将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改善我们的应用程序: 1. 充分利用CPU资源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计算机只有一块CPU。因此,充分利用CPU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当执行单线程程序时,由于在程序发生阻塞时CPU可能会处于空闲状态。这将造成大量的计算资源的浪费。而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可以在某一个线程处于休眠或阻塞时,而CPU又恰好处于空闲状态时来运行其他的线程。这样CPU就很难有空闲的时候。因此,CPU资源就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2. 简化编程模型 如果程序只完成一项任务,那只要写一个单线程的程序,并且按着执行这个任务的步骤编写代码即可。但要完成多项任务,如果还使用单线程的话,那就得在在程序中判断每项任务是否应该执行以及什么时候执行。如显示一个时钟的时、分、秒三个指针。使用单线程就得在循环中逐一判断这三个指针的转动时间和角度。如果使用三个线程分另来处理这三个指针的显示,那么对于每个线程来说就是指行一个单独的任务。这样有助于开发人员对程序的理解和维护。 3. 简化异步事件的处理 当一个服务器应用程序在接收不同的客户端连接时最简单地处理方法就是为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建立一个线程。然后监听线程仍然负责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如果这种应用程序采用单线程来处理,当监听线程接收到一个客户端请求后,开始读取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在读完数据后,read方法处于阻塞状态,也就是说,这个线程将无法再监听客户端请求了。而要想在单线程中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就必须使用非阻塞的Socket连接和异步I/O。但使用异步I/O方式比使用同步I/O更难以控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使用多线程和同步I/O可以更容易地处理类似于多请求的异步事件。 4. 使GUI更有效率 使用单线程来处理GUI事件时,必须使用循环来对随时可能发生的GUI事件进行扫描,在循环内部除了扫描GUI事件外,还得来执行其他的程序代码。如果这些代码太长,那么GUI事件就会被“冻结”,直到这些代码被执行完为止。 在现代的GUI框架(如SWING、AWT和SWT)中都使用了一个单独的事件分派线程(event dispatch thread,EDT)来对GUI事件进行扫描。当我们按下一个按钮时,按钮的单击事件函数会在这个事件分派线程中被调用。由于EDT的任务只是对GUI事件进行扫描,因此,这种方式对事件的反映是非常快的。 5. 节约成本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一般有三种方法: (1)增加计算机的CPU个数。 (2)为一个程序启动多个进程 (3)在程序中使用多进程。 第一种方法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同时也是最昂贵的。这种方法不需要修改程序,从理论上说,任何程序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提高执行效率。第二种方法虽然不用购买新的硬件,但这种方式不容易共享数据,如果这个程序要完成的任务需要必须要共享数据的话,这种方式就不太方便,而且启动多个线程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第三种方法恰好弥补了第一种方法的缺点,而又继承了它们的优点。也就是说,既不需要购买CPU,也不会因为启太多的线程而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在默认情况下,一个线程所占的内存空间要远比一个进程所占的内存空间小得多),并且多线程可以模拟多块CPU的运行方式,因此,使用多线程是提高程序执行效率的最廉价的方式。 三、Java的线程模型 由于Java是纯面向对象语言,因此,Java的线程模型也是面向对象的。Java通过Thread类将线程所必须的功能都封装了起来。要想建立一个线程,必须要有一个线程执行函数,这个线程执行函数对应Thread类的run方法。Thread类还有一个start方法,这个方法负责建立线程,相当于调用Windows的建立线程函数CreateThread。当调用start方法后,如果线程建立成功,并自动调用Thread类的run方法。因此,任何继承Thread的Java类都可以通过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建立线程。如果想运行自己的线程执行函数,那就要覆盖Thread类的run方法。 在Java的线程模型中除了Thread类,还有一个标识某个Java类是否可作为线程类的接口Runnable,这个接口只有一个抽象方法run,也就是Java线程模型的线程执行函数。因此,一个线程类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类是否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也就是说,拥有线程执行函数的类就是线程类。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Java中建立线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继承Thread类,另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并通过Thread和实现Runnable的类来建立线程,其实这两种方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方法,即都是通过Thread类来建立线程,并运行run方法的。但它们的大区别是通过继承Thread类来建立线程,虽然在实现起来更容易,但由于Java不支持多继承,因此,这个线程类如果继承了Thread,就不能再继承其他的类了,因此,Java线程模型提供了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来建立线程,这样线程类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继承和业务有关的类,而不是Thread类。 多线程的形式上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本质上实现方式都是来实现线程任务,然后启动线程执行线程任务(这里的线程任务实际上就是run方法)。这里所说的6种,实际上都是在以上两种的基础上的一些变形。 继承Thread类 万物皆对象,那么线程也是对象,对象就应该能够抽取其公共特性封装成为类,使用类可以实例化多个对象,那么实现线程的第一种方式就是继承Thread类的方式。继承Thread类是最简单的一种实现线程的方式,通过jdk给我们提供的Thread类,重写Thread类的run方法即可,那么当线程启动的时候,就会执行run方法体的内容。 创建多个线程 上面的例子中除了我们创建的一个线程以外其实还有一个主线程也在执行。除了这两个线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线程在执行了呢,其实是有的,比如我们看不到的垃圾回收线程,也在默默的执行。这里我们并不去考虑有多少个线程在执行,上面我们自己创建了一个线程,那么能不能多创建几个一起执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个Thread类就是一个线程对象,那么多创建几个Thread类,并调用其start方法就可以启动多个线程了。 实现Runnable接口 实现Runnable接口也是一种常见的创建线程的方式。使用接口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程序降低耦合度。Runnable接口中仅仅定义了一个方法,就是run。 其实Runnable就是一个线程任务,线程任务和线程的控制分离,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解耦。 我们要实现一个线程,可以借助Thread类,Thread类要执行的任务就可以由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来处理。 这就是Runnable的精髓之所在! 使用Runnable实现上面的例子步骤如下: 定义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作为线程任务类重写run方法,并实现方法体,方法体的代码就是线程所执行的代码定义一个可以运行的类,并在main方法中创建线程任务类创建Thread类,并将线程任务类做为Thread类的构造方法传入启动线程 使用内部类的方式 这并不是一种新的实现线程的方式,只是另外的一种写法。比如有些情况我们的线程就想执行一次,以后就用不到了。那么像上面两种方式都还要再定义一个类,显得比较麻烦,我们就可以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式来实现。使用内部类实现依然有两种,分别是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Java IO的基本用法 Java IO :字节流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 字节流 对应的类应该是 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而在我们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媒介类型选用相应的子类来处理。下面我们就用字节流来操作文件媒介: 例1,用字节流写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ByteToFile() throws IOException{ String hello= new String( "hello word!"); byte[] byteArray= hello.getBytes(); File file= new File( "d:/test.txt"); //因为是用字节流来写媒介,所以对应的是OutputStream //又因为媒介对象是文件,所以用到子类是File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os= new FileOutputStream( file); os.write( byteArray); os.close(); } 例2,用字节流读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readByteFromFile() throws IOException{ File file= new File( "d:/test.txt"); byte[] byteArray= new byte[( int) file.length()]; //因为是用字节流来读媒介,所以对应的是InputStream //又因为媒介对象是文件,所以用到子类是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is= new FileInputStream( file); int size= is.read( byteArray); System. out.println( "大小:"+size +";内容:" +new String(byteArray)); is.close(); } Java IO :字符流 同样, 字符流 对应的类应该是 Reader Writer 。下面我们就用字符流来操作文件媒介: 例3,用字符流读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CharToFile() throws IOException{ String hello= new String( "hello word!"); File file= new File( "d:/test.txt"); //因为是用字符流来读媒介,所以对应的是Writer,又因为媒介对象是文件,所以用到子类是FileWriter Writer os= new FileWriter( file); os.write( hello); os.close(); } 例4,用字符流写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readCharFromFile() throws IOException{ File file= new File( "d:/test.txt"); //因为是用字符流来读媒介,所以对应的是Reader //又因为媒介对象是文件,所以用到子类是FileReader Reader reader= new FileReader( file); char [] byteArray= new char[( int) file.length()]; int size= reader.read( byteArray); System. out.println( "大小:"+size +";内容:" +new String(byteArray)); reader.close(); } Java IO :字节流转换为字符流 字节流可以转换成字符流,java.io包中提供的 InputStreamReader 类就可以实现,当然从其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其实这涉及到另一个概念,IO流的 组合 ,后面我们详细介绍。下面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5 ,字节流转换为字符流 public static void convertByteToChar() throws IOException{ File file= new File( "d:/test.txt"); //获得一个字节流 InputStream is= new FileInputStream( file); //把字节流转换为字符流,其实就是把字符流和字节流组合的结果。 Reader 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 is); char [] byteArray= new char[( int) file.length()]; int size= reader.read( byteArray); System. out.println( "大小:"+size +";内容:" +new String(byteArray)); is.close(); reader.close();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2150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