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g内置的服务($http,$interval,$timeout...)
①双向数据绑定的工作原理
<p>{{num}}</p>===>ng框架自动添加一个监听(watch),和$scope.$watch是一样的,只要是数据发生了变化,视图就会更新。???
如何知道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
ng会周期性的运行一个函数来检查$scope的模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称之为$digest===>$scope.$digest()
什么时候才会调用$digest()?
ng指令,很少直接手工调用$digest(),都是$scope.$apply();==>$rootScope.$digest()
setInterval是原生js的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循环,需要我们手工调用$scope.
②$interval $timeout
var t = $interval(function(){},100);
$timeout(function(){},100);
$interval.cancel(t);
③$http
AJAX调用:$http服务向服务器发起AJAX请求,异步的获取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声明为模型数据,在视图中展现出来。
$http.get('url').success(function(data){....});
$http.post('url',data).success(function(data){..})
如果要发起post请求,必须设置头信息,设置的方式:
$http.defaults.headers.post =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二、自定义服务
无论是哪种方式创建的服务,和ng内置的服务使用的方式都是一致:注入进来,直接拿来用
1、factory方法
app.factory('服务名称',function(){
return {
}
})
2、service方法
app.service('服务名称',function(){
})
3、constant、value
创建的服务返回是变量
app.constant('服务名称',value) ==> 创建配置数据
app.value('服务名称',value) ==》创建对象
常量服务如果注入到控制器之后,可以通过angular.extend方法进行重置
三、依赖注入
1、文件压缩
使用YUICompresspor来完成文件的压缩,使用方式有2种:
①直接通过命令行
②借助webStorm来配置
File--》Settings-->tools-->file watchers--》点击右上角的+号--》选中YUICOMPRESSOR-JS,设置program为jar包。
文件压缩的作用:
①删除所有的注释
②删除空白、没有语义的字符
③简化变量名、函数名、形参名--》混淆
2、依赖注入
每个angularjs的应用,注入器负责查找和创建依赖的服务,注入器的本质是服务的定位器,快速定位到应用需要注入的各种服务,在定位服务的过程当中,需要提供注入的标记,根据标记的不同,划分为3大类:
①推断式依赖注入(猜测)
这种方法不需要关心注入服务的顺序,ng会自动处理,根据参数列表注入服务,如果参数一旦经过混淆或者压缩,有问题。
只能处理原始的代码
②标记式依赖注入
直接调用$inject属性来完成标记式的注入声明,该属性是一个字符型的数组,由于它是数组,所以有引入的先后顺序的。
③行内式依赖注入(内联)
在构建一个ng对象时,允许开发人员将一个字符型数组作为对象的参数,而不仅仅是一个函数;在这个数组中,除最后一个元素必须是函数体外,其余都是注入的服务名称,而且顺序保持一致。
建议:使用第三种依赖注入的方式:行内式依赖注入。
3、注入器($injector)
定位和查找服务的。
has --》查找服务是否存在
get --》得到服务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