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造函数: 当子类继承一个父类时,构造子类时需要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存在三种情况 (1)父类无构造函数或者一个无参数构造函数,子类若无构造函数或者有无参数构造函数,子类构造函数中不需要显式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系统会自动在调用子类构造函数前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2)父类只有有参数构造函数,子类在构造方法中必须要显示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否则编译出错 (3)父类既有无参数构造函数,也有有参构造函数,子类可以不在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这时使用的是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函数 //以上三个结论已经过代码验证 2.方法覆盖: (1)子类覆盖父类的方法,必须有同样的参数返回类型,否则编译不能通过 (2)子类覆盖父类的方法,在jdk1.5后,参数返回类可以是父类方法返回类的子类 (3)子类覆盖父类方法,可以修改方法作用域修饰符,但只能把方法的作用域放大,而不能把public修改为private (4)子类方法能够访问父类的protected作用域成员,不能够访问默认的作用域成员 (5)子类的静态方法不能隐藏同名的父类实例方法 (6)java与C++一样,继承的方法具有多态性 3.成员覆盖: (1)当子类覆盖父类的成员变量时,父类方法使用的是父类的成员变量,子类方法使用的是子类的成员变量 这个听起来很容易理解的一回事,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人容易搞混:尤其是在多态的时候,调用一个被继承的方法,该方法访问是一个被覆盖的成员m,那么方法中到底是访问了父类的成员还是子类的成员m?结论是,若实际调用的是父类的方法,就使用了父类的该成员m,若实际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就使用子类的成员m,记住一句,每个类使用成员都相当于在前面加了 一个this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