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在Linux怎么样装我有我的方法不信你瞧瞧

xiaoxiao2021-02-27  158

Oracle的安装包括企业版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部分安装。     这里以企业版服务器端为主要介绍对象,客户端的安装方法相对要简单一些。     服务器端安装分为: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定制安装三种。     客户端安装分为:管理员客户端、程序员客户端、应用用户客户端、定制安装客户端。     ■系统需求     1.硬件需求     ● 内存最低配置为128MB,建议使用256MB;     ● 硬盘交换分区至少是400MB或者是内存的二倍以上也可以;     ● 硬盘大小需求:     服务器 典型安装 750mb     最小安装 675mb     定制安装 1gb     客户端 管理员 350mb     程序员 260mb     应用用户 150mb     定制安装 470mb     2. 软件需求     ● Linux系统内核要求是V2.2或以上版本;     ●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要求是V1.1.6或以上版本;     ● 系统必须支持X window。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系统内核的修改     对/usr/src/linux/include/asm/hmparam.h文件作如下修改:     被修改量 修改后数值     shmmax 内存大小*0.5     shmmin 1     shmmni 100     shmseg 10     对/usr/src/linux/include/linux/sem.h文件作如下修改:     被修改量 修改后数值     semmni 100     semmsl processes参数+10     segmns 所有数据库processes参数总和+10     semopm 100     semvmx 32767     参数修改完后,用“make dep”、“make clean”、“make bzImage”命令重新编译内核,并用新内核启动计算机。     2. 系统用户和安装目录的建立     在Oracle的技术文档中建议为数据库建立两个组——oinstall、dba,但在实际使用中笔者发现只要建一个dba组就可以顺利安装Oracle,而不影响系统的使用;需要为数据库增加一个用户oracle,它属于dba组;再建立/u01/app/oracle/8.1.6目录,并把它的所有者设为oracle.dba。     3. 设置环境变量     并不是每个环境变量的设置都是必需的,但设置它们可以使你的安装和使用变得更方便,这一点可以在后面的安装过程中看出来。编辑Oracle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_profile来设置环境变量:     ORACLE_HOME=/u01/app/oracle/product/8.1.6     export ORACLE_HOME/包括Oracle软件的目录/     LD_LIBRARY_PATH=/u01/app/oracle/     product/8.1.6/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ORACLE_BASE=/u01/app/oracle     export ORACLE_BASE/包括Oracle软件的目录和管理软件的目录/     ORACLE_SID=ORCL     export ORACLE_SID/缺省数据库的标识/     ORACLE_TERM=vt100     export ORACLE_TERM     ORA_NLS33=/u01/app/oracle/product/8.1.6/     ocommon/nls/admin/data     export ORA_NLS33 /语言支持/     PATH=$PATH: /u01/app/oracle/product/8.1.6/bin     export PATH     对于内存比较小的用户,可能会在X window中安装Oracle时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设置DISPLAY变量,它的作用是把本应在本地输出的X window安装界面输出到DISPLAY变量设定的主机上,方法如下:     DISPLAY=192.168.0.20:0.0     export DISPLAY     在输出的终端上还要设置一个变量:xhost servername;表示允许服务器把X window的显示界面送给该终端,这样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工作负载,节省安装时的系统资源。     4. 安装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     由于数据库的安装是基于X window的图形界面,用的是Java程序,所以它需要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的支持。     5. 建立安装源目录     如果用户用的是光盘安装,就要先将光驱映射成目录——“mount /dev/cdrom”;     如果用户用的是下载的tar.gz文件,就要先将这个文件解压缩到/tmp目录,然后将生成的安装目录授权给oracle.dba。     ■数据库安装     1. 以Oracle用户登录系统,进入安装源目录,运行“。/runInstaller”,开始安装;     2. 进入安装界面后点“Next”,出现设置目录的界面;     如果用户的环境变量设置正确这个界面中的目录会自动完成设置,否则就要通过“浏览”按钮选择目录,设置完成后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3. 剩下的工作就很简单了,只要按照提示做就基本没问题,但有以下一些地方要注意:     ● 在Unix Group Name 字段中添入“dba”;     ● 选择“Oracle8i Enterprise Edition”;     ● 安装类型选择“Custom”;     ● 建议安装内容中不要选择Intermedia,有些技术资料介绍说这个软件运行不太稳定,我们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 在询问是否在安装时建立数据库时,选择“No”,因为我们要用Oracle提供的专门工具建立数据库;     ●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以Root身份执行两个文件——只要用su命令进行一下身份转换就行了。     4. 关键在于做好准备     只要准备工作没问题,其实安装数据库系统的过程还是很简单的。从技术角度讲建立数据库时设置的所有参数都可以在数据库建完后进行修改,所以用户根本没必要担心自己设置错了怎么办,只需认真看每一个步骤中的提示就行。这里笔者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用户是初学者,建立数据。 安装RHEL6     假设你已经正确安装VM软件并激活。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这个你可以将其安装的内存小一些,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点击虚拟机菜单栏上的编辑->虚拟网络配置 设置网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 设置分区: 创建分区的要点大致如下: 分区名称 大小(MB) /boot 128 swap 4096 / 20480 /home 5000 此外,这块你也要选择一些那个“开发”中选项,将那个能选择的全选择了,安装oracle是会省很多的事情。 后面设置全部自动 出现此画面表示安装成功! 安装VMwaretools的操作略过,请自行完成 在Linux操作系统中安装Oracle 1.以root用户登录Linux     首先要以root登录,获取Linux下的最高权限。登录时选择其他账户,用户名输入root,密码输入安装时设置的root密码,记得选择语言为中文(屏幕最下方正中间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我的可以,但有时机子不同导致失败的,可以查看这几个文件: 2.0 设置IP地址为静态(固定IP地址)          如果你还没有设置IP为静态,请现在设置。 发帖软件   B2B发帖软件 你这个在安装的时候就设置了,老师上课已经讲了,我就不在写了。 你可以验证一下,在这里 192.168.8.201我是绑定了VMware Virtual Ethernet Adapter for VMnet8 ,和其在一个网段 VMnet8 的ip地址是:192.168.8.111 2.1 修改stsctl.conf文件     Linux是为小文件设计的,Oracle数据库安装需要占用较多资源,要把各项参数调大。     使用vi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命令如下: vi /etc/sysctl.conf 产品推广软件   企业推广软件     按i进入插入模式,把光标移到文档最后,将以下一段文字(复制自Oracle 11g官方文档)插入到文档最后。 fs.aio-max-nr = 1048576 fs.file-max = 6815744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536870912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 net.core.r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1048576 net.ipv4.tcp_wmem = 262144 262144 262144 net.ipv4.tcp_rmem = 4194304 4194304 4194304 注意注释掉 # Disable netfilter on bridges.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0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0 #net.bridge.bridge-nf-call-arptables = 0 (重新加载这些参数,一定要重启系统,其他不使用)     复制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保存退出。 各参数详解: 万能营销   万能群发 kernel.shmmax:是核心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用于定义单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值。设置应该足够大,能在一个共享内存段下容纳下整个的SGA ,设置的过低可能会导致需要创建多个共享内存段,这样可能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至于导致系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在实例启动以及ServerProcess创建的时候,多个小的共享内存段可能会导致当时轻微的系统性能的降低(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去创建多个虚拟地址段,在进程创建的时候要让进程对多个段进行“识别”,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其他时候都不会有影响。 官方建议值: 32位linux系统:可取最大值为4GB(4294967296bytes)-1byte,即4294967295。建议值为多于内存的一半,所以如果是32为系统,一般可取值为4294967295。32位系统对SGA大小有限制,所以SGA肯定可以包含在单个共享内存段中。 64位linux系统:可取的最大值为物理内存值-1byte,建议值为多于物理内存的一半,一般取值大于SGA_MAX_SIZE即可,可以取物理内存-1byte。例如,如果为12GB物理内存,可取12*1024*1024*1024-1=12884901887,SGA肯定会包含在单个共享内存段中。 kernel.shmall: 该参数控制可以使用的共享内存的总页数。Linux共享内存页大小为4KB,共享内存段的大小都是共享内存页大小的整数倍。一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大小是16G,那么需要共享内存页数是16GB/4KB=16777216KB /4KB=4194304(页),也就是64Bit系统下16GB物理内存,设置kernel.shmall = 4194304才符合要求(几乎是原来设置2097152的两倍)。这时可以将shmmax参数调整到16G了,同时可以修改SGA_MAX_SIZE和SGA_TARGET为12G(您想设置的SGA最大大小,当然也可以是2G~14G等,还要协调PGA参数及OS等其他内存使用,不能设置太满,比如16G) kernel.shmmni:该参数是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shmmni缺省值4096,一般肯定是够用了。 fs.file-max:该参数决定了系统中所允许的文件句柄最大数目,文件句柄设置代表linux系统中可以打开的文件的数量。 fs.aio-max-nr:此参数限制并发未完成的请求,应该设置避免I/O子系统故障。推荐值是:1048576 其实它等于 1024*1024 也就是 1024K 个。 kernel.sem:以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为例:        250是参数semmsl的值,表示一个信号量集合中能够包含的信号量最大数目。        32000是参数semmns的值,表示系统内可允许的信号量最大数目。        100是参数semopm的值,表示单个semopm()调用在一个信号量集合上可以执行的操作数量。        128是参数semmni的值,表示系统信号量集合总数。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表示应用程序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net.core.rmem_default:表示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core.rmem_max:表示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core.wmem_default:表示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core.wmem_max:表示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6miu.com/read-170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