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中,我们一般会利用构造函数来初始化类里面的成员函数,先看下面一段代码,可以自己先考虑输出语句会不会是0?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LS { int m_i ; CLS(int i) : m_i(i){} CLS() { CLS(0) ; } }; int main() { CLS obj ; cout<<obj.m_i<<endl ; return 0 ; } 在代码第10行,不带参数的构造函数直接调用了带参数的构造函数。这种调用往往被很多人误解,以为可以通过构造函数的重载和相互调用实现一些类似默认参数的功能,其实是不行的,而且往往会有副作用。下面加几条打印对象地址的语句到原来的程序中: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CLS { int m_i ; CLS(int i) : m_i(i) { cout<<"CLS() : this = "<<this<<endl ; } CLS() { CLS(0) ; cout<<"CLS(int) : this = "<<this<<endl ; } }; int main() { CLS obj ; cout<<"&obj = "<<&obj <<endl ; cout<<obj.m_i<<endl ; return 0 ; }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可以看到,在带参数的构造函数里打印出来的抵制对象和对象obj的地址不一致。实际上,代码13行的调用只是在栈上生成了一个临时对象,对于自己本身毫无影响。还可以发现,构造函数的互相调用引起的后果不是死循环,而是栈溢出。
因此一开始的代码输出不为0,是个随机数,原因是构造函数内调用构造函数只是在站上生成了一个临时对象,对于自己本身毫无影响。